美丽 生图vs死亡顶光,哪个才能筛出真·大美女?( 二 )



大家观察过自己脸上的光影分区吗?它不仅反映一个人的面部架构、皮肉走势 , 还可以反映出我们的衰老进程 。
比如隔壁朴敏英的新剧 , 尽管加倍打光提亮肤色、细化毛孔 , 但依然无法掩饰她面部光影分区带来的坍塌衰老感 。

当然姐姐保养的已经很好了 , 35岁的年龄尚处于25岁的衰老进程
以前的状态(左图) , 软组织紧紧包裹骨骼 , 脸颊处的光影浑然一体 , 没有断层;
现在的状态(右图) , 软组织和脂肪的流失 , 颧骨本身的轮廓盖不住了 , 加上颧骨高 , 颧脂垫下缘线显露 , 衰老线凸显 , 颊区被分成了两段阴影结构 。

面部光影的断层 , 反映的是你面部结构的断层 。
我们以前通常从拍摄打光、化妆手法、修图等角度讨论面部光影 , 下面这个图相信大家都看过 , 网上七七八八各种光影修容、P图教程也有不少 。

但氧叔发现 , 很多妹子、包括专业修图师 , 面部光影结构化的或修的很死板 , 修饰痕迹过于浓重 , 为追求所谓的立体而把结构修的太过 , 油腻感很强 。

类似这种影楼质感的妆面和后期修图
一张脸的美感 , 源于点、线、面、光影、色彩、质感等视觉元素有效的组织与排列 。 如果不懂自己的面部结构 , 就很难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面部光影 。
所以今天氧叔就从面部结构出发 , 教大家如何打造专属于自己的面部光影美感 。
01

面部光影应为结构
而不为立体
面部光影不是说像欧美人那种界限无比清晰、颜色深重的面部阴影 , 也并不是非常骨感才会有面部的明暗变化;
而是一张有正侧之分 , 有纵深可言的脸 , 可以分辨出哪里是高处、哪里是低处;哪里是额头处的颞骨转折、颧骨转折 , 下颌骨 。


只要有转折结构 , 就算软组织量>骨组织 , 也会有面部光影区域
所以敲黑板①:化妆修图时给自己制造的面部光影 , 不应追求所谓的立体 , 而应追求面部结构的和谐优美 , 《甄嬛传》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 。

面部光影由骨骼结构、面部软组织量决定 , 同时又受皮肉状态影响 。 理想的面部光影 , 能清晰分出视觉高光区和视觉低光区 。
视觉高光区 , 即面部需要突出的区域 , 可以使其在面部整体轮廓中更为凸显、饱满 。
主要为额部+双侧眉弓及鼻部(合称T区)、双侧面中区(俗称“苹果肌”)、下颏 。


敲黑板②:理想的高光状态 , 一张脸三处高光点不能再多了;
而且亚洲人自然的高光区多是由点连成块形的;欧美人骨骼更明显 , 更多是连成条形的高光 。

圆形高光刷成面

扇形高光刷成条
左图张元英的高光区不仅远超3处 , 而且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呈点状分布 , 后天人工痕迹过重 , 远没有右图块状分布的高光区真实自然 。

视觉低光区 , 即面部需要加以掩饰的区域 , 可以使其在面部整体轮廓中更为隐藏 。 主要为面颊外侧及下颏两侧 。

理想状态的视觉低光区是流畅的、连贯的、不断层的 , 这说明颊区饱满 , 且与下颌缘弧度衔接流畅 。

弄清面部光影的理想状态后 , 我们来看看 , 什么会破坏脸上的光影美感 。
02

光影美感如何被破坏
面部光影由什么决定 , 就会被什么破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