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活成了身残志坚的全国楷模( 二 )


在学校,她害怕面对同学怜悯亦或者是厌恶的眼神,更害怕吃饭时勺子喂不进嘴里,撒了一地的饭粒要麻烦同学来打扫 。
事事不如人的余秀华,只能醉心于学习,不断用知识去丰盈自己贫乏的大脑 。
好在她的成绩还算不错,语文成绩尤其好 。她的作文灵气又生动,时常会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 。只有在那时,她才觉得自己还是有点用的人 。

余秀华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活成了身残志坚的全国楷模
文章图片

余秀华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活成了身残志坚的全国楷模
文章图片

余秀华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活成了身残志坚的全国楷模
文章图片
还未萌芽的初恋
歌德说:“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
谁人没有过年少青春?又有谁的青春里没有出现过一个朦朦胧胧的人呢?
自然,余秀华也有 。哪怕是那副扭曲颤抖的身躯,也冷却不了那颗名叫“青春”的燥热的心 。
在余秀华的印象里,有一个清瘦的男孩,总是很巧合地与她同时站在教室的后门口,两人相望许久却又都不言语 。
不知是记性不好,对久远之事已经淡忘模糊,还是本该要有的某些桥段,她和那个男孩竟然真的一件也未发生 。
反正最后,能让余秀华记起来的与之有交集的光影,大概只有这个男孩借过她几十块钱未还而已 。

余秀华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活成了身残志坚的全国楷模
文章图片
晦涩的青春,朦胧的爱情,余秀华还未正经体会过,它们便匆匆结束 。
含着黄连汤出生的余秀华,黄连的苦涩充斥着她的童年、青年,甚至是整个上半生 。
1995年,19岁的余秀华升学高三,因为一手“鬼画符”般的字无法辨认,被阅卷老师判了个0分 。她羞愤之下,一把火烧了教科书后果断退了学 。
退学后的余秀华急需要在某件事上证明自己像个人,有人活着的价值与意义 。
她下田干活除草,眼前的野稗子锄不掉,好端端的秧苗遭了殃被扒拉掉;
她开个小店卖货,喜欢狂怼爱讨价还价的人,又因对一般人爱答不理的劲儿得罪了全村的人;
她养鸡鸭养兔子,兔子死了一窝又一窝,迎风飘摇的兔子皮挂满了家门口;
【余秀华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活成了身残志坚的全国楷模】她去电子厂打工,因为手脚慢赶不上出活的速度,日夜辛苦了一个月,后来却是父母邮寄了回家的路费;
她痴迷下象棋无师自通,获过省级比赛一等奖,却因无老师肯教她而棋艺停滞不前,最后不得已放弃 。
几番尝试下来,自证尊严的事都以失败告终 。她急,但母亲比她更着急 。

余秀华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活成了身残志坚的全国楷模
文章图片
就像是饥不择食、慌不择路似的,余秀华怎么也想不到,母亲居然相中了一个大她13岁的流浪汉,并在3个月后火急火燎地招郎入了赘 。
如果说清明的大脑,对残疾人余秀华的影响还有也幸也不幸的两面说辞,但这桩包办的婚姻对她,就只有绝对的痛苦而言 。
这个叫尹世平的流浪汉,虽是无根的浮萍,但四肢健全,孔武有力,出能打工赚钱,归能下田种地,有他靠着余家,女儿便能靠着他,多好!丈母娘看女婿,是越看越欢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