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有本事的人,越有敢于低头的气度

常听人说 , 做人要有傲骨 。
但其实比起一身傲骨 , 同样重要的是有低头的勇气 。
富兰克林身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
年轻时的他 , 恃才傲物 , 不把很多人当回事 , 有次他去拜访一位前辈 , 挺胸抬头 , 目空一切 , 不小心撞在了门框上 。
他这才发现自己比门框高了不少 , 这时前辈出来说:“很疼吧 , 但这其实是你来找我最大的收获 。 ”
回家后富兰克林想了许久 , 才想明白其中的道理 。
一个人 , 行走于世 , 想要一帆风顺 , 要学会抬头做人 , 更要学会适时低头 。
抬头 , 是让自己看清前路;低头 , 是让自己规避风险 。
越有本事的人,越有敢于低头的气度】古往今来 , 越有本事的人 , 越有敢于低头的气度 , 尤其是这些时候的“低头” , 最能彰显他们的格局 。
越有本事的人,越有敢于低头的气度
文章图片
越有本事的人,越有敢于低头的气度
文章图片
烂人、烂事前 , 低头是清醒
臧克家和季羡林是好友 , 两个人某天一起吃饭时 , 一个小孩跑来跑去 , 其母亲一直低头吃饭 , 毫不在意 。
小孩跑着跑着 , 突然脚下一滑 , 摔倒在了季羡林旁边 。
季羡林一看 , 第一时间将小孩扶了起来 , 并且不断安慰 , 没想到对方的母亲立刻冲出来 , 指责是季羡林弄哭了自己的孩子 。
面对误解 , 季羡林也不吭声 , 小孩的母亲一直在吵着要赔偿 , 周围的人看不下去说清了来龙去脉 , 母亲这才作罢 , 但连一句道歉都没有 。
从始至终 , 季羡林除了安慰孩子之外 , 什么也没有说 。
藏克家因此不解 , 他问季羡林:“你明明做得好事 , 为什么不解释两句 , 那个母亲的样子真遭人烦 。 ”
季羡林说:“没必要 , 和她辩解 , 说得越多 , 只会吵得越凶 。 ”
有些人就是这样 , 你和他认真讲道理 , 他在那里胡搅蛮缠;你自己大方不计较 , 他也会得寸进尺 。
越有本事的人,越有敢于低头的气度
文章图片
这个时候 , 倘若同他们一样计较 , 必定会损耗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 倒不如学会及时抽身 , 低头能换来对方的不纠缠 , 其实就是及时止损 。
就像有人说 , 狗咬你的时候 , 千万不要咬回去 , 万一狗有狂犬病呢 。
对于人世间的很多事 , 争强好胜没什么意义 。
尤其是面对烂人、烂事时 ,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学会“低头” , 先避免麻烦 , 之后不断提升自己 , 争取摆脱他们 。
一味和错的人纠缠 , 自己也会成为错的人 , 懂得先行放下 , 才不至于被错的人耽误生活 。
越有本事的人,越有敢于低头的气度
文章图片
面对所在意之人 , 低头是保全
世间最不值得的 , 莫过于因为小事 , 伤了感情 。
著名主持人马东说过一件关于母亲的事 。
马东的母亲76岁 , 平日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关灯 , 不是出门要关灯 , 而是只要房间暂时没人 , 就会立刻关灯 。
越有本事的人,越有敢于低头的气度
文章图片
有些时候马东只是去上厕所 , 回来的时候却发现卧室的灯被关掉 。
因为这件事 , 马东不止一次给母亲讲道理 , 试图说服母亲偶尔不关灯没什么 , 而且开灯用不了几度电 。
母亲每次嘴上应着 , 却还是会下意识关掉灯 。
有一次马东回卧室看到灯关了 , 气愤地想再一次同母亲理论的时候 , 他却突然意识到 , 自己才是糊涂的那一个人 。
不说母亲是为了环保 , 为了节约 , 单说因为一件小事就翻来覆去地和母亲讲道理 , 其实就不值当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