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是认知的变现:一个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二 )


0.9%的人处在第三阶段:知道自己知道(巴菲特和芒格就在这个阶段)
0.1%的人处在第四阶段:不知道自己知道(老子应该在这个区间里)
如果说以上四个阶段有点“绕”的话 , 那或者可以用“美丑”这样更为简单的方式粗暴理解:
95%的人都处在第一阶段:不知道自己长得丑(自我感觉相当良好)
4%的人处在第二阶段:知道自己长得丑(有自知之明)
0.9%的人处在第三阶段:知道自己漂亮(清晰自己的优势 , 在打扮上会扬长避短)
0.1%的人处在第四阶段:惊为天人但却不知道自己漂亮(世间最难得的境界)
财富是认知的变现:一个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按照这张图 , 95%的人都是在心智上“未开化”的人 , 这部分人做事 , 自认为凭借的是理性分析和判断 , 但其实不过是人性的本能 , 所以 , 会不断的在“人性的弱点”上栽跟头 , 沦为市场上的韭菜 。 近些年来 , 以罗胖为代表的的一批知识分子逐渐打开了很多人的认知格局 , 虽然现在有不少人“自认为很懂”的点评罗胖等人不过是一群贩卖焦虑的知识分子 , 但我觉得说这种话的人 , 大多数都还没活出这95%的范围 , 因为真正实现了认知迭代的人 , 没有时间抱怨或满腹牢骚的评判 , 也不会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 , 而是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范畴 , 在这个过程中 , 愈发觉得自己渺小无知 , 越发祛除人性的傲慢与偏见 。 正因为此 , 老子才会说“知人者智 , 自知者明”——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 , 才是破解过度自信等认知缺陷的根本 。 换言之 , 承认无知 , 才是智慧的开始 。 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最大的投资错误不是来自信息因素或分析因素 , 而是来自心理因素 。 他列出了最影响投资的7个心理因素:贪婪、恐惧、自欺欺人、从众、嫉妒、自负、妥协 。 也许正是因为“心理”因素如此重要 , 所以心理学才能与多学科交叉 , 比如 , 大家都熟知的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的经典著作《思考 , 快与慢》就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最佳组合 。 除此之外 , 心理学与社会性的关系也更为密切 , 比如霍华德?马克斯提到的从众、嫉妒等 , 都与社会心理学息息相关 。
财富是认知的变现:一个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文章图片
【写在最后】
没有人能通过一本书就变成炒股高手 , 甚至也没有哪位经济学家能做到百发百中 , 未卜先知 , 但是扩展认知范围、迭代认知层级 , 却可以让一个人活的更从容通透 , 更能脱离“本能”的限制 , 从而也走的更高更远 , 就像站在160层的迪拜塔上看到的风景 , 肯定和站在自家阳台上看到的 , 肯定不一样 。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 , 是一名专注干货分享的心理咨询师 。 欢迎你的点赞、收藏和关注 。 所有遇见 , 皆因同频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