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型 年入20万的美发不干,回乡务农一赔再赔,46岁东北男子咋还坚持?

发型 年入20万的美发不干,回乡务农一赔再赔,46岁东北男子咋还坚持?

文章图片

发型 年入20万的美发不干,回乡务农一赔再赔,46岁东北男子咋还坚持?

文章图片

【发型 年入20万的美发不干,回乡务农一赔再赔,46岁东北男子咋还坚持?】发型 年入20万的美发不干,回乡务农一赔再赔,46岁东北男子咋还坚持?

文章图片

发型 年入20万的美发不干,回乡务农一赔再赔,46岁东北男子咋还坚持?


这是软枣子 , 东北人俗称小猕猴桃 , 但味道比起真正的猕猴桃似乎还要好 。 软枣子在辽宁丹东的种植相当普遍 , 其规模仅次于草莓 , 价格也是 , 所以种植户的利润都相当可观 。 于是 , 近些年 , 一些非农民的其他从业者也加入到种植大军中 。

46岁的王洪涛是20亩软枣子地的主人 , 他还有另一个身份 , 丹东地区响当当的美发师!美发师种软枣子 ,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王洪涛的回答很直接:就是为了挣钱!

虽然一流的美发师在丹东地区算是中高收入者 , 年收入将近20万 , 但如果年景正常 , 还是抵不过20亩软枣子的种植户 。 今年8月份丹东地区降水密集 , 影响了各种水果的长势 , 软枣也不例外 , 王洪涛说 , “收成不理想 , 10万元都没卖上 。 当然 , 这属于小概率年份 。 ”

虽然现代化元素逐年增多 , 但种植业“靠天吃饭”依赖性还是很强 , 再加上这些年雇工的费用看涨 , 没有点厚实的家底儿和强大的心脏 , 还真得谨慎涉足种植业——这 , 不是王洪涛独家感言 , 而是大多种植户经历后的真实心得 。

这位正在奔跑的老者是王洪涛的父亲 , 为了给儿子省钱 , 他主动加入到采摘的行列 。 “能省一份工钱就省一份 。 孩子回乡搞种植 , 我是支持的 。 前三年一直往里砸钱 , 今年才开始全面收获 , 我希望他能‘开门红’ 。 ”

在外人看来 , 曾经风光一时的王洪涛跟今年不景气的收获完全不搭 。 但王洪涛并不这么看 , “外界只是看到我一年挣将近20万的‘光辉岁月’ , 却不了解游子在外打拼的艰辛 。 回归故里 , 守着土地 , 我心里踏实 。 ”

还是有一部分老亲古邻理解支持王洪涛的选择 。 王洪涛的姑姑说 , “我侄儿心里踏实就好 。 看上去是一赔再赔 , 但真实的情况是越赔越少了 , 明年就一定能赚钱了 。 ”(棋簿紫/图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