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说:“中年人对人生 真正的朋友,往往是敢于“得罪”你的人
罗曼·罗兰说:
“中年人对人生 , 往往比二十岁的青年有更新鲜的印象 , 更天真的体验 。 ”
人到中年 , 方能看清人生 , 读懂人性 。
如同对“朋友”的理解 。
年少时 , 曾觉得朋友是处处维护自己 , 总是陪在自己身边的人 。
成熟后才明白 , 朋友的作用 , 有些时候更在于“目的性” , 而不是陪伴性 。
正如阿谀奉承你的有时不是好友 , 而是敌人 。
敌人夸你、赞你 , 只是为了让你放松警惕 , 因为不在意 , 才能顺着你的心意说话、做事 。
到头来很容易看清 , 患难之交难寻 , 酒肉朋友常见 。
那么 , 如何鉴别谁是自己真正的朋友呢?
其实办法并不难 , 因为真正的朋友 , 往往是敢于“得罪”你的人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得罪”你 , 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好
你如果问朋友借钱 , 朋友干脆利落地拒绝 , 你会生气吗?
吴孟达曾问周润发借钱的时候 , 他亲自登门拜访 , 没想到周润发直接拒绝 , 并对他说:“自己惹的乱 , 自己解决” 。
听了周润发的回答 , 吴孟达气不打一处来 。
他认为自己有钱时没少给周润发花钱 , 认为两个人关系好到能穿一条裤子 , 所以不理解周润发为了什么 。
事后吴孟达才明白 , 周润发不借给自己的钱 , 才是真的把自己当兄弟 。
原来 , 当时吴孟达不得不借钱 , 不是为了资金周转 , 而是因为那段时间的他好赌 , 这才输了所有家当 。
而周润发不借给他钱的原因 , 也是为了让他戒赌 , 周润发明白 , 一个人只有尝到了苦果 , 才能停止做一些错误的事 。
而且 , 周润发虽然没给他借钱 , 却给他安排了一份工作 , 只不过当初的吴孟达不清楚而已 。
文章图片
吴孟达因为周润发介绍的那部戏 , 不仅成功还清了所有欠款 , 还又一次成功翻身 , 这才有了之后的他 。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 , 忠言逆耳利于行 。 ”
真正的朋友 , 是良药 , 常常说忠言 。
不随意恭维 , 是为了让你看清现实;不事事都帮 , 是为了让你学会成长 。
他们冒着“得罪”你的风险和你来往 , 明知道你听了不高兴还是会说 , 不是真的想惹你不快 , 而是真的想帮你解决问题 。
这种“不怕得罪你也要为你好”的真心 , 是最难得的 。
文章图片
“得罪”你 , 是因为信任彼此交情
曾听过一个说法:一个人对你的在意 , 从回消息的速度中就能看出来 。
对这个观念很难苟同 。
朋友是一家公司的普通库管 , 听起来工作没有多忙 , 但实际上忙得不可开交 , 一旦有进出货 , 她必须放下手机立刻就去 。
文章图片
很多时候我们正在聊天 , 她突然不再回复 , 但我也从不生气 , 因为我知道 , 她一定是有事 , 这才暂时不回消息 。
有次我问她:“你总是聊着聊着就不见了 , 不怕我生气啊?”
她说:“你不会 , 咱俩谁跟谁 。 ”
是啊 , 好的关系不需要任何人小心翼翼 。
彼此深知感情牢靠的时候 , 哪怕有被“得罪”的感觉 , 也不会认为自己真的被“得罪” 。
而另一个人 , 敢在有工作的时候便直接放下手机 , 敢在聊天的时候突然消失 , 这种敢“得罪”另一个人的表现中 , 也藏着她在这段关系中所获得的满满安全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刘心武在回忆起王小波时说:“刚见面 那些灵魂有趣的人,她们身上往往有这些“共性”
- 莎士比亚曾说:“一个人宁愿听一百句美丽的谎言 一个人不愿意反驳你,背后大多藏着这几点深层原因
-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曾说:“人的一切烦恼 观察生活中,那些走到哪里都受欢迎的人,源于这些“共性”
-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孩子 孩子的格局,本就是父母的格局所成就的
- 社交最怕的也许不是争吵 到了最后很容易发现,懂得有话直说的,才是聪明人
- 曾看过一个说法:中国式父母最大的悲哀在于——付出自己的全部 儿女孝不孝顺,看父母就知道了
- 二倍体生蚝是什么意思 二倍体生蚝说的是什么
- 喝茶有四大要点:看、闻、品、享。|与人说话的态度,最不易伪装,才更易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
- 三体|《三体》不只是科幻片,汪淼在清华大学说:这就是纳米,有何隐喻
-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这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报答平生未展眉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