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过一组令人心寒的数据。|重男轻女的家庭,也许没想象中那么幸福,他们早晚自食恶果( 二 )
反而是女孩 , 心思更加细腻 , 考虑问题更加全面 , 到了晚年 , 才知道女儿的孝有多么暖心 。
可惜的是 , 有些重男轻女的家庭 , 从小和女儿结了怨 , 到了最后能感受到的 , 不过是女儿的冷漠和儿子的不作为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易将儿子宠坏
看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家庭 , 最大的悲哀 , 不是贫穷 , 而是溺爱后代 。 ”
这样的溺爱 , 最容易发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之中 。
想起曾经历的一件事 。
聚会时 , 饭桌上一个快十岁的小男孩 , 当着客人的面用手抓饭 , 但凡是他想吃的 , 只要别人多吃一口 , 他就会生气 , 哭闹 。
刚开始只是觉得这个孩子家教不好 , 后来听朋友说起才知道 , 原来他的父母就是典型的“重男轻女”思想 。
家里所有好东西 , 都给儿子;所有好吃的 , 都给儿子吃;儿子的愿望 , 尽力满足 。
在这种情况下 , 这个小男孩才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 才在外人面前也格外放肆 , 但这样下去 , 迟早会被别人上一课 。
“重男轻女”的家庭 , 倘若第一胎就生了儿子 , 也许还能把儿子管好 。
可如果等了好几胎才等到儿子 , 生儿子的执念 , 会转变成对儿子的溺爱 , 从而让儿子越来越过分 。
到了最后 , 对儿子的“宠” , 会造就出一个不懂负责、只想啃老、没有毅力的孩子 , 所有的“苦”终将由自己咽下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陈宏谋说:“凡为父母的 , 莫不爱其子 。 ”
曾经也以为 , 父母都会爱孩子 , 但接触了那些重男轻女的父母才知道 ,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爱 , 是有条件的 。
他们的条件 , 便是孩子的性别 。
可自己如此挑剔的结果 , 也许不是让自己的家庭更加和睦 , 未来更加光明 , 而是不经意间给自己人生制造了麻烦 , 让老年之后的路变得坎坷 。
这不是说儿子没用 , 只有女儿有用 , 只是在说 ,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 , 都是上天赐予父母最好的礼物 。
只有懂得珍惜 , 才能拥有最为美好的晚年 , 因为幸福的晚年 , 本就是爱构成的 。
【曾看过一组令人心寒的数据。|重男轻女的家庭,也许没想象中那么幸福,他们早晚自食恶果】而爱 , 只有付出才能看到回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陈宏谋曾说:“凡为父母的 真正厉害的父母,早已经放下了当父母的架子,开始和儿女做朋友了
- 曾听过一个很现实的故事。|喜欢“自嘲”的人,往往都是深谙人性的高手
- -曾看过一个问答:什么样的男生最让女生有安全感?高赞回...|对一个人温柔到极致,其实就是爱到极致的表现
- 看过一个值得深思的故事。|一个人,越没本事,脾气才会越大
- 看过一则很有深意的故事。|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其实只有一种
- 曾在论坛里看到一个心酸的故事。|如何避免自己年老后变得孤独呢?年轻时最好三件事就够了
- 曾在书上看过这样一句话:“家是修行的最佳道场。|男人格局的大小,从他对待妻子的态度很容易辨别
- 莎士比亚曾说:“一个人宁愿听一百句美丽的谎言 一个人不愿意反驳你,背后大多藏着这几点深层原因
-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曾说:“人的一切烦恼 观察生活中,那些走到哪里都受欢迎的人,源于这些“共性”
- 曾看过一个说法:中国式父母最大的悲哀在于——付出自己的全部 儿女孝不孝顺,看父母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