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故事里 , 北静王送给贾宝玉的鹡鸰香念珠、活斗笠蓑衣 , 宝二爷竟然都想借花献佛 , 送给林黛玉 , 作者为啥要这么安排呢?岂不是暗示读者 , 林黛玉将来是要嫁给北静王的吗?
再者 , 北静王既然和贾宝玉交情极好 , 如同兄弟一般 , 自然也是知道贾宝玉心事的人 , 既然知道贾宝玉深爱林黛玉 , 朋友妻 , 不可欺 , 北静王又岂会做出夺人所爱之事呢?贾宝玉又是如何做到接受林妹妹嫁给他人 , 却不作不闹 , 竟然还和北静王依旧称兄道弟的呢?
再看薛宝钗 , 在吴本中 , 贾家被抄家之后 , 薛宝钗又嫁给了贾雨村 , 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 , 还生下了儿子贾桂 。
关于薛宝钗为啥会嫁给贾雨村 , 书中也有两处伏笔 , 这样的猜测与安排 , 也不算十分突兀 。
本文图片
其一、“钗于奁内待时飞”一句 , 正是书中二宝合传之正眼 。 薛宝钗写的柳絮词 , 是一首《临江仙》 , 其中一句:“好风频借力 , 送我上青云!”正应了“钗于奁内待时飞”之说 。
其二、薛宝钗和贾雨村是一样的人物 , 都以仕途经济学问为重 , 两人都是贾宝玉口中的国贼禄鬼之流 , 可谓是臭味相投、一丘之貉 。
然而 , 我们知道 , 贾雨村嫡妻去世之后 , 已经把甄家的丫鬟娇杏扶正 , 而娇杏也生下了贵子 , 这个孩子更是死气沉沉的《红楼梦》里唯一的新生儿 , 娇杏因此成了人上人 , 怎么可能被薛宝钗取而代之呢?
姜子认为 , 这样的结局 , 其实是符合原著精神的 , 《红楼梦》并非风月笔墨 , 亦非才子佳人书 , 而是明末清初的历史真相 , 又称《风月宝鉴》 , 是以史为鉴之清风明月正传 。
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 , 大骂道士 , “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 , 遗害于世不小 。 ”遂命架火来烧 , 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 , 何苦来烧我?”庚辰双行夹批:凡野史俱可毁 , 独此书不可毁 。
十二钗原籍金陵 , 不是作者水平不够 , 写错了 , 而是读者没看懂书中真相 。 红楼即朱楼 , 十二为王 , 书中所记之事 , 怀金悼玉也 , 即舆图换稿之王事 , 金陵者 , 石头城也 , 石头者 , 传国玉玺也 , 《石头记》乃是王权政事 , 明亡 , 故曰“悼玉” , 清兴 , 故曰“怀金” , 又云:“白骨如山忘姓氏” 。
本文图片
行文至此 , 谜题已经解开 , 北静王水溶即“王权之北溶于水” , 以及清兵入关 , 占领北京城 , 王熙凤生辰 , 即清帝即位北京城 , 诗社为政权 , 明亡清兴头一社即是此意 。 薛宝钗是皇太极 , 娇杏即康熙 , 贾雨村是吴三桂 , 薛家等待贾雨村 , 娇杏成了人上人 , 作者的春秋笔墨罢了 。
朱楼之梦 , 自然是朱明后裔复国之梦 , 作者即是朱明后裔 , 自然不喜欢薛宝钗这个直奔传国玉玺而来的窃国大盗 , 毕竟 , 在作者的立场里 , 薛家是异族 , 断发之乡 , 飞头之国 , 国破家亡 , 则是作者永远的痛 。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本文转自:重庆晚报作者:薛笨笨编辑:苏航一次休假 夜读 | 上坡路,从来就不好走
- |林黛玉失于检点,被薛宝钗当场拿住,却还不自知
- 薛家燕|71岁薛家燕被曝感情生变,默认与小17岁男友有距离,两人相恋15年
- 波克城市制作人薛啸宇:拓荒路上,持续快乐地做有趣的游戏
- 薛亚倩|迟到半个世纪的见面:失散55年家庭终团聚
- 看到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里面的爱恨情仇 《薛平贵与王宝钏》里面的爱情是一面镜子,好与坏取决于背叛感情
- 经济学|两个人在一起就像做企业,薛兆丰在恋综讲述完美爱情经济学
- 薛家的条件还不如傅家,宝钗凭啥惦记贾宝玉?为何最后还成功了呢
- 薛宝钗|薛家的条件还不如傅家,宝钗凭啥惦记贾宝玉?为何最后还成功了呢
- 薛甄珠|再看《我的前半生》才懂:薛甄珠“爱”女儿的背后,是在拖后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