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开价800万卖祖传宝贝,专家称只值1万,老人扭头卖了1980万
有美玉于斯 , 韫椟而藏诸 , 求善贾而沽诸 。 ——《论语》
泱泱华夏孕育了千载文明 , 从黄帝时代至今已有5000年历史 , 朝代更迭间 , 中华民族共同造就繁盛的中华文明 , 使我国成为世界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 岁月变迁 , 文物的光辉却未磨灭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有言:“江山留胜迹 , 我辈复登临” 。 江山中那些古人残留下的古迹 , 我们能亲临攀登 , 感知古味 。
文章图片
文物不仅是精雕细琢的古人遗迹 , 更是代表着华夏文明的艺术载体 , 被发掘的文物身上往往保留着人文气息 , 它们成为考古学者探寻历史的重要工具 。 通过对文物的发掘和品鉴 , 人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文物同时期的民风民俗、审美水准和创作水平 , 了解到文物宝贵的历史价值 。
更多内容↓↓↓【老人开价800万卖祖传宝贝,专家称只值1万,老人扭头卖了1980万】每个人应尽己所能 , 守护文物的宝贵价值 , 使其成为揭秘历史的“密钥” 。 然而收藏文物者并非全然为了赏析精美的文物 , 一些收藏者将文物视为待价而沽的商品 , 渴望将文物卖个好价钱 。 这些收藏者将目光放在文物的经济价值上 , 或一叶障目 , 被利益蒙蔽双眼 , 没能看清文物的价值 , 或是明知故昧 , 已然知晓文物的宝贵价值 , 却仍刻意出售谋取利益 。 不管原因如何 , 总归是对文物历史价值的一种忽视 。 当中也有迫于生计售卖文物者 , 他们由于经济困难需要变卖传家宝物换取钱财 。
一老人家道中落 , 生活难以为继 , 不得已开价800万卖祖传宝贝 , 却不想专家鉴定后称老人的传家宝物只值1万 , 老人心有不甘几经周折将传家宝物拿去拍卖 , 最终卖了1980万 , 能卖出如此高价 , 到底是什么宝贝?
文章图片
其实老人手中的这个文物大有来头 , 它是一幅名为《十咏图》的古画 , 是货真价实的“传家宝” , 几代人的守护让文物增添了古朴厚重的气息 , 和古玩市场中以次充好的文物截然不同 。 如果不是家庭困顿 , 吃穿用度都成了问题 , 老人不会做此下策 , 将古画换钱维持开支 , 但正如韩愈所言:“利害有常势 , 取舍无定姿” , 取舍并无固定程式 , 老人面对日益繁重的生活负担 , 选择向生活低头 , 把文物当作“救命稻草” 。
经过岁月磨砺 , 这幅古画的神韵也不减分毫 。 老人对古画的艺术价值知之甚少 , 心中却也暗自给文物估了个价——800万 。 老人给出的这个价格不仅因一家人在古画中倾注了心血 , 还因这幅画大有来头 。 这幅画由老人的爷爷传下来的 , 他的爷爷原在溥仪身旁任职侍卫 。
文章图片
1945年抗战胜利 , 溥仪自知危机将近立马外逃 , 藏于伪“伪皇宫”中的很多珍宝他都来不及带走 , 这批珍宝遭到偷抢 , 溥仪身旁的部分宫女侍卫也得到了一些珍宝 , 老人的爷爷便获得了这张《十咏图》 。 原本藏于宫廷中的珍贵古画在机缘巧合之下到了老人手中 , 他不懂字画 , 却也知此画价值不菲 , 因而想要以800万出售此画 。
老人有售卖文物之意 , 一开始却没有找到出售途径 , 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老人通过打听得知 , 文物局专家正在寻找民间文物 , 正好满足他售卖文物的愿望 。 老人认为这是售卖文物的好契机 , 专家通古识今 , 了解文物的价值 , 自己的这幅古画保存多年 , 是难得一见的真迹 , 若是将画卖给专家不失为一种良策 。 却不想老人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 专家判断之后 , 表示只愿意给出一万元收购此画 。 老人道明自己手中传家宝的由来 , 专家却认为这幅画只值一万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大年三十,老人说:这6件事不要做,很多人不懂,难怪日子越过越穷
- “老人活太久对儿女没好处”55岁女人哭诉:差点要了我的命
- 人老了要不要把存款告诉儿女呢?一位70岁老人的做法,聪明又有效
- 毛晓彤|容易被儿女“抛弃”的老人,多半具有以下三种特征
- 大年三十 老人哀叹:大年三十无人陪,正月初一儿女回,要完钱就走,可悲
- 人这一生 “自愿贫困”的老人,生下两名女儿,丈夫被压在矿井中
- 老伴|一位72岁丧偶老人直言:晚年的依靠不是子女,学会善待一人才算赢
- 刚刚,央 视白岩松谈退休这段话太大胆,一曝光就引起老人热议!太残酷了...
- 相亲 两位老人处对象,十天后大妈走路不正常,尴尬表示:见到他就害怕
- 古人常言:“不孝有三 合肥最有名的高龄产妇,70岁老人无视一切,冒死也要生一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