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 养儿防老的思想没有过时,只是与时俱进了( 二 )


孙奶奶有两儿两女 , 年满80岁之后 , 孙奶奶提出了轮流养老方案 , 想让4个子女轮流给她养老 , 一家负责一年 。
可是 , 大儿子、大女儿、小女儿都不愿意接受这个方案 , 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你为弟弟付出的心血最多 , 没帮我们多少 , 却让我们4个人平摊养老义务 , 不公平 。 ”
原来 , 孙奶奶小儿子赚钱最少 , 日子过得最差 , 孙奶奶心疼小儿子 , 便把大量的心血投入了小儿子身上 , 不仅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帮小儿子养家 , 为了给孙子娶媳妇卖掉了老家的房子 , 而且还带了孙子十几年 , 为小儿子做老妈子 , 把自己的身体拖垮了 。
至于对其他子女 , 孙奶奶的付出就没有那么多了 , 这让其他的子女对孙奶奶和弟弟心怀怨言 。
为了帮扶不成器的子女 , 搭上所有的积蓄 , 是很不明智的行为 。 子女不成器的时候 , 父母就得狠下心来 , 少给他们提供帮助 , 逼迫他们独立 , 逼迫他们自食其力 , 而不是任由他们啃老 。 你任由他们啃老 , 让他们榨干了你养老的资本 , 当其他的子女埋怨你不公的时候 , 你连靠自己都没有办法 。
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 养儿防老的思想没有过时,只是与时俱进了
文章图片
3、劫富济贫 , 逼迫富裕的子女接济其他兄弟姐妹 。
“你赚不到钱 , 买不起房 , 养不起老婆和孩子 , 是因为你自己没本事 , 怨不得我们 , 更怨不得你姐姐 , 你姐姐帮你 , 是情分 , 不帮你是本分 , 我凭什么去骂她?凭什么逼她拿钱给你花?”
徐阿姨一边数落小儿子 , 一边拎着扫把把小儿子轰出了家门 。
徐阿姨有一儿一女 , 均已成年 。 虽然公婆和丈夫比较偏心 , 疼爱儿子 , 但是徐阿姨是一个明事理的人 , 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公平对待儿子和女儿 。
当公婆不想让女儿读大学的时候 , 徐阿姨顶着压力 , 把自己平时买早点的钱拿了出来 , 供女儿上了大学 。 当亲戚们建议她多要彩礼给儿子娶妻的时候 , 她把那个亲戚骂了一顿 , 不再往来 , 坚持把彩礼钱给了女儿做陪嫁 。
徐阿姨的女儿考上了一本大学 , 嫁给了自己的同学 , 日子过得比较幸福 。 可是 , 小儿子就不怎么争气了 , 能力一般 , 又怕吃苦 , 赚的钱不多 , 压根不够自己花销的 。
小儿子不但没有上进之心 , 反而想要啃姐姐 , 让姐姐拿钱给自己花 。 姐姐给了几次 , 看弟弟实在是不上进 , 拒绝继续帮扶弟弟 。 小儿子不但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 反而闹回了家 , 想让父母去数落姐姐 , 徐阿姨气不打一处来 , 把小儿子赶了出去 。
徐阿姨的丈夫护着儿子 , 认为徐阿姨过分 , 被徐阿姨一顿说教:“兄弟姐妹之间绝对没有劫富济贫的道理 , 我们要是这么做了 , 不仅会宠坏小儿子 , 让他啃姐成功 , 更加不懂得上进 , 还会得罪了女儿和女婿 。 儿子不成器 , 能顾好自己就不错了 , 养老就别指望他了 。 我们要是再毁了女儿 , 老了之后指望谁去?”
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 养儿防老的思想没有过时,只是与时俱进了
文章图片
泰曼·约翰逊曾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 , 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 ”
一碗水端不平 , 偏心 , 是多子女家庭父母最忌讳的行为 。 你的偏心犹如一把利刃 , 狠狠地割在不受重视的孩子身上 , 让其对原生家庭失望透顶 , 既不想孝敬父母 , 也不想把兄弟姐妹当作亲人看待 。
你过度的爱也宛如毒药 , 会毁了你心爱的孩子的一生 , 让他们无法独立 , 不懂得感恩 。
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 养儿防老的思想没有过时,只是与时俱进了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