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什么是无聊,无聊是一种集多种心理纠结的综合症 。
一位网名叫“木木”的在来信中写道:心理老师,你好!我是一名高二学生,我现在觉得我的生活很没有方向,学习没有动力,周末作业周日通宵做周一交,平时作业也是先睡一觉凌晨起来做,而且几乎是半抄半做,即使自己思考能快一点得出答案也不想动脑,而是去查答案 。周末经常看一整天电视、电脑、或者睡一天,起来都下午3、4点了,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快一年了 。曾经想改变这种生活方式可现实中做不到 。我现在觉得什么都不想做,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感觉每天都一样周而复始、周而复始,很无聊 。晚上7点左右吃完饭本想写作业,可是越写越困,就拿手机玩,一直玩到凌晨1、2点,再睡一会,5点多起来开始补作业,然后上学 。上课也经常不想听老师讲的然后发呆 。我真的想改变这种生活状态,可…我不知怎么改,我也害怕自己做不到 。我该怎么办?请您帮帮我,谢谢 。
文章图片
木木的故事反映了众多人对无聊的躁闷,以及对无聊的无可奈何 。从木木对无聊感的具体应对和想改变的心境,我们仿佛也看到了一些无聊的来龙去脉 。
无聊来自人的无目的 。作为社会人,目的性是人的本能之一 。动物也有目的性,但却很单纯,而人与动物的区别正是人的目的性复杂而又高瞻远瞩 。这就注定了人比动物活得要操心,活得责任重大 。自然,我们就会为“活着是为了什么”而苦下功夫,自然也会产生“做人难啊”之类的感慨 。因此,人如果缺乏目的,就如同被陷在失去方向、失去自由的深谷,那是无聊的天地,无聊将把你引向——活着等于死去的牢笼 。
英国心理学家对“无聊综合症”是这样认为:无聊感来自于空虚,而空虚是人在生活中缺乏目标,无法从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实感和价值感 。在一般情况下,无聊和空虚感是偶尔有的,很正常,但如果经常性出现这种感觉则是失常的前兆 。所以如“木木”一样的人,就应该说是失常的无聊综合症了 。
【人格 熊玲:生活为什么这么无聊?】许多研究无聊的哲人,不外也将无聊锚定在“缺乏目标、精神空虚”之因上 。但,这个因果的发现和无聊者的表达一样,那说明无聊来自于空虚无目标是显而易见的 。我认为,人的无聊还有更深层次缘由 。
无聊来自人的自主性匮乏 。人的自主性,是人有完整人格的基础结构之一 。一个健全而成熟的人格应包括:较好的目的性,敏锐的感性,做抉择的自主性,灵活的能动性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对什么都无所谓(其实是没追求)、选择焦虑、做事有头无尾、拖沓成性、刻板抑郁等人,就是严重缺乏自主性的人 。
没有自主感,一般在青春期以后才显现,因那时的他们必须面临很多现实抉择,以及对未来方向的考虑 。而因为他们匮乏自主,才会在选择时感觉患得患失、犹豫不决,说深点,是心底有恐惧,害怕选择后的责任承担,害怕付出和失败 。由于缺乏自主性,他们只能控制自己的想法、压抑自己的本性,而听从父母或外在的安排,做一个他们认为的好孩子,好员工 。久之,“好人”们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真正想要什么......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爱情 生活就是一半,一半
-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经常会听到身边的朋友抱怨 结婚18年,老婆还是有了外遇
- 在我们的生活中 老婆,你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会一生一世都对你好
- 说起离婚 离婚后,一个人的生活该怎么办?
- 孩子|几亩薄田难养家,生活所迫闯天涯
- 无常|人到中年,不是在生活中迷失方向,就是在老去中日渐慌张
- 你的生活是不是也被工作的时间占满?从早忙到晚 如何改变自己的工作间隙?
- 孩子|离异男人,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的滋味
- 台湾 台湾女星申请内地身份证,月薪4千定居乡村,相信生活将会更便利
- 白静慧|退休以后,不要委屈,要笑着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