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贤惠妻子焦丹:嫁作家梁晓声,爱丈夫就要爱他的家人( 三 )


有一位外国采访人员要采访梁晓声 , 一路打听找到梁晓声的家 。 对方没想到梁晓声的家如此简陋 , 大吃一惊 。
他与焦丹聊了一会后 , 就去单位找梁晓声 。 焦丹央求对方不要将自己和儿子生病的事告诉丈夫 , 但这名外国采访人员见到梁晓声后 , 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 。
梁晓声意识到自己对家庭和妻儿疏忽了 , 赶紧跑回家 , 将焦丹母子送到社区医院 。 回家后 , 他又笨手笨脚地给母子俩做了两碗西红柿鸡蛋面 。
这是婚后焦丹第一次吃到丈夫做的饭 , 虽然面条味道不好 , 但焦丹吃得很开心 。
梁晓声|贤惠妻子焦丹:嫁作家梁晓声,爱丈夫就要爱他的家人
本文图片

梁晓声与父亲
这时梁晓声的父亲生病了 , 焦丹和丈夫将公婆接到北京 。 她从旧货市场买了一辆三轮车 , 经常踩着三轮车送公公去医院看病 。
公公婆婆在北京生活两年 , 焦丹和丈夫将床铺让给公婆住 , 她经常带儿子回娘家住 , 有时还与丈夫住到办公室 。
公公留了长胡子 , 与胸前第二粒纽扣齐平 。 北影厂经常有剧组拍戏 , 导演看中了老人的长胡子 , 让他在《泥人常传奇》《白龙剑》等影片中扮演群众演员 , 大多时候没有台词 。
刚开始 , 梁晓声碍于面子 , 不想让父亲去当群众演员 。 焦丹开导丈夫:“老人只要开心 , 就让他去吧 , 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 ”公公开心极了:“还是儿媳最懂我 。 ”
1988年 , 公公身体康复 , 与老伴回到了哈尔滨 。 临走时 , 公公婆婆拉住焦丹的手 , 热泪盈眶:“我们能做你的公公婆婆 , 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 ”
梁晓声|贤惠妻子焦丹:嫁作家梁晓声,爱丈夫就要爱他的家人
本文图片

早年梁晓声(右)与好友
焦丹也与公公婆婆产生了感情 , 含泪说:“以后要常来北京 , 有什么事给我们打电话 。 晓声走不开 , 我有时间处理 。 ”
上世纪90年代末 , 梁晓声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下岗了 , 有人劝他与黑龙江相关部门取得联系 , 给弟弟妹妹安排一份工作 。
梁晓声抹不开这个面子 , 再说他只是一个作家 , 即便找人也不一定管用 。
但他想给弟弟妹妹一些实际性的帮助 , 焦丹支持丈夫 。 本来梁晓声要养父母、精神病哥哥 , 还要资助经济困难的堂哥 。
现在弟弟妹妹又下岗了 , 梁晓声每年光资助家里的钱就要达到4万元 。 焦丹与梁晓声的工资都不高 , 这些钱都是梁晓声写小说挣来的 。
04
4万元在上世纪90年代是一笔大数目 , 焦丹分季度将钱寄回公婆家 。 梁晓声工作忙 , 焦丹经常跑邮局 , 这个月给公婆寄 , 下个月给患精神病的大伯子寄 , 再下个月又给小叔子、小姑子寄 。
梁晓声|贤惠妻子焦丹:嫁作家梁晓声,爱丈夫就要爱他的家人
本文图片

梁晓声
因为经常去寄钱 , 邮局的工作人员都认识焦丹了 。 当得知她是给公婆那边寄钱时 , 工作人员都称赞她是百里挑一的好儿媳 。
因为负担重 , 梁晓声连除夕、大年初一都在写作 。 他生活中很无趣 , 最多就是到公园逛逛 。
焦丹婚前是个活泼开朗的姑娘 , 喜欢疯喜欢玩 。 与梁晓声结婚后 , 她完全被丈夫改变了 。 梁晓声生活节俭 , 喜欢去早市买便宜的东西 。
焦丹受丈夫影响 , 一家3口的衣服鞋子都是她从早市上买回来的 。
梁晓声|贤惠妻子焦丹:嫁作家梁晓声,爱丈夫就要爱他的家人
本文图片

梁晓声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