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过年期间,我劝你学会点“抠门”( 二 )


鲁迅先生笔下,就曾记录过拿到红包时的欢欣雀跃:
“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 。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
民间认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寓意平平安安度过一岁,饱含美好祝愿 。
不知从何时开始,红包不再简简单单是传递心意的表达,而成为衡量感情的标尺 。
红包给不给、给多少,处处充满较劲和攀比 。
仿佛红包不够厚,感情就不够深 。
也因此,很多人不惜打肿脸充胖子,让原本欢欢喜喜的春节,变得百味杂陈 。
一位来自杭州的网友在论坛爆料:
“我妈说她过年要发毛40个小孩红包,现在都是两个起步,最多的一户亲戚儿子女儿小孩加起来5个……”
而她自己,适逢结婚第一年,也要四处拜访亲戚 。
想到各种节礼采买开销不菲,本就收入一般的她,顿感仿佛有一座大山压在身上,倍感无奈和沉重 。
“要么丢面子,要么丢票子 。”
在攀比心理作用下,一些普通上班族虽不堪其苦,却“敢怒不敢言” 。
曾听过一个“边际效用递减”原则 。
是说在一定时期内,即便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再多,消费者从中获得的效用却会递减 。
运用到红包领域,虽则一开始获得红包会感到兴奋和快乐,但越往后,这种兴奋和快乐就会逐渐消减 。
简言之,单靠金钱来维系的感情,也许效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
正如作家席慕蓉所言:
“金钱是一种有用的东西,但是,只有在你觉得知足的时候,它才会带给你快乐 。否则的话,它除了给你烦恼和妒忌之外,毫无任何积极的意义 。”
与其费尽心机,为红包大伤脑筋,不如多些关怀,多点真诚 。
毕竟对于每个人来说,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
过年 过年期间,我劝你学会点“抠门”
文章图片
过年 过年期间,我劝你学会点“抠门”
文章图片
过年,只给对的人花钱
自由媒体人艾小羊说:
“花钱很容易,会花钱却是修行 。至少你要努力钻研生活,知道什么是美的、值得的,知道花钱去买哪些体验,你才不后悔,并且留有余香 。前者关系到花钱时的心情,后者才是我们花钱的真正意义 。”
能赚钱是本事,会花钱是学问 。
尤其到了年关,各种花钱的地方很多 。
到底把钱花在哪里,哪些人值得花钱,真值得细细思量 。
前几天,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
她和先生带了几样年货,回乡下去看望公婆 。
本是休闲轻松的日子,可婆婆似乎没有给她好脸色 。
后来朋友问丈夫,才知道婆婆是在生闷气 。
原来,朋友去娘家时,带了许多昂贵产品 。
而回到婆家,林林总总的年货加起来,却比娘家少了很多 。
婆婆知道后,觉得朋友厚此薄彼,因而心生不满 。
朋友苦笑着对我说:
“如果不是婆婆脸色难看 。我压根不知道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早知如此,我就对换一下了 。”
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人,事事爱计较,万事不肯吃亏 。
倘或稍觉差异,就会心生怨怼 。
遇到这样的人,如若“针尖对麦芒”,与之计较,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会让自己陷入内耗 。
过年,最重要的是开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