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这9个技术流的“国货之光”,国外小众品牌根本打不过!( 四 )


这些论文看着和产品风马牛不相及 , 但我估计它们是在下一盘大棋吧……
原料这9个技术流的“国货之光”,国外小众品牌根本打不过!
文章图片

原料这9个技术流的“国货之光”,国外小众品牌根本打不过!
文章图片

04
技术的一小步 , 品牌的一大步:John Jeff、研译、科洱美
一个品牌想要长远发展 , 着眼于技术是必须的 , 但当品牌规模比较小的时候 , 花很大的精力去发表论文和开发新成分也有点不现实 。
不过 , 我们还是看到不少新锐品牌在这方面已经开始发力 , 虽然有些只是很小的行动 , 但依然令人感到很欣慰 。
原料这9个技术流的“国货之光”,国外小众品牌根本打不过!
文章图片

比如这两年油橄榄精华非常卷 , 谁都在做 , 但是用的原料也差不多 , 而且原料本身含有很多果糖 , 肤感也不尽如人意 。
所以John Jeff在新版的10%油橄榄精华里面 , 就直接和美国Hallstar 定制了一款清爽版的原料 , 浓度加到10% , 使用起来还是和水一样轻薄 , 这就和其他的竞品给区分开来了 , 上市几个月就卖了好几万支 , 这种小品牌通过供应商“借力”的方式 , 确实值得学习 。
原料这9个技术流的“国货之光”,国外小众品牌根本打不过!
文章图片

同样是舒缓精华 , 研译在它们的快乐精华里面 , 不仅用上了默克的新原料——矢车菊提取物来改善泛红 , 还加入了自己的一个专利甘草蛋白超分子技术 , 可以让活性成分渗透更快 , 效果也更优秀 。
此类大牌新成分+自有专利结合的方式 , 让品牌脱颖而出也是很有可能的 。
原料这9个技术流的“国货之光”,国外小众品牌根本打不过!
文章图片

尽管多肽在护肤品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 , 但国产的科洱美依然想依托自己的多肽合成平台来让自己的产品更有特色 。
从细胞培养技术开始 , 筛选上千种多肽组合 , 然后找到合适皮肤的那几个 , 这条路不算好走 , 比直接买供应商的原料困难许多 , 可是科洱美依然非常坚持 。
原料这9个技术流的“国货之光”,国外小众品牌根本打不过!
文章图片

比如它们的零岁肽、透皮肽、舒敏肽等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筛选出来的 , 并且运用到了旗下的多支产品中 , 口碑也相当不错 , 不愧是有清华背景的学霸 。
05
总结
化妆品的营销和技术 , 永远是产品的两条腿 , 一瘸一拐地走路肯定走不远 。
本来以为追求技术都是一些国际大公司的事儿 , 小品牌只要跟风就好 , 但这几年看下来 , 国产品牌不仅营销玩得很溜 , 技术也没落下 , 自己钻研新成分 , 或者和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研究都已经很普遍了 , 国货如何变得更有出息 , 看看今天的这几个品牌就知道啦!
图文设计/责任编辑:辛迪
监制:Phyllis
审稿:言安堂研究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由言安堂内容团队原创 ,
支持原创 , 抄袭可耻 , 转载请联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