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没有界限感的爱,只会被人所厌恶

爱是一种的主观感受 , 当我们深爱一个人的时候 , 总是容易将自己爱的方式 , 强加在我们所爱的人身上 , 其实 , 这种爱在对方看来 , 未必是舒适的 , 反而 , 却很可能会令对方感觉到厌恶 。
在爱情中 , 有些人一旦爱上了某人 , 就会忍不住的 , 去向对方释放自己的爱慕与好感 , 然而 , 他们对爱的表现方式 , 却总是很没有界限感 , 他只知道我爱你 , 我就要对你好 , 却不知道 , 此时在对方的心中 , 你只不过是一个陌生人 , 如果你表现得太热情 , 反而会令对方心生防备 , 对你的好感消失殆尽 。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刺猬效应” , 它指的是 , 在寒冷的冬天 , 刺猬们如果距离得太远 , 它们便无法抱团取暖 , 而假若刺猬之间距离太近 , 他们又会被彼此身上的刺所刺伤 , 后来 , 人们用“刺猬效应”来说明 , 人与人在交往之时 , 要有界限感 , 这样 , 才能够让彼此在交往的过程中 , 感觉到舒适和惬意 。
“刺猬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 没有界限感的爱 , 只会被人所厌恶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没有界限感的爱,只会被人所厌恶
文章图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没有界限感的爱,只会被人所厌恶】一 , 在追求爱情时要有界限感 , 懂得循序渐进 , 才能拥有美好的爱情 。
在追求爱情时 , 表现得太过深情与急躁 , 并不是什么好事 , 人与人最舒服的交往模式 , 莫过于是一种率真和自然的状态 , 没有界限感表白 , 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
有些人一旦喜欢上了一个人 , 就会迫不及待地向前表白 , 像自己还不了解的对方吐露心事 , 并声称“我爱你” 。
曾经有个女孩 , 拒绝了初次与她见面 , 就扬言爱她的男人 , 她对那个男人说 , 你认识我是谁吗?你了解我吗?你都不认识我 , 又凭什么说“我爱你” , 我又怎么能相信你的爱是真心的呢?
其实 , 在爱情之中 , 即使你非常喜欢一个人 , 也不能完全的真情流露 , 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 , 一个陌生人忽然对自己吐露真情 , 这会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
那个被女孩拒绝的男人 , 就是因为太过莽撞 , 不懂得在追求爱情时 , 也要保持一些界限感 , 正确的做法是 , 首先要认识对方 , 让对方了解自己 , 然后在循序渐进的表白 , 这种追求爱情的过程 , 才会显得自然和真诚 , 也不会让对方心生戒备 。
所以说 , 在追求爱情时 , 要保持界限感 , 懂得关注对方的感受 , 这样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没有界限感的爱,只会被人所厌恶
文章图片
二 , 在友情中要有界限感 , 不然的话 , 只会被朋友厌恶 。
有些人认为 , 越是好的朋友 , 在一起就越应该随便 , 甚至向对方做一些“越界”的事 , 也是无可厚非的 , 只因为友情够深厚 。
其实 , 这种观点并不正确 , 相反地 , 在很多时候 , 越是关系好的朋友 , 反而更要注重界限感 , 这样 , 才能让对方感觉到你对他的在意与尊重 。
是的 , 在友情之中 , “在意”与“尊重”是维持友谊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 即使是再好的朋友 , 如果他做了令我们感觉到冒犯的事情 , 那么 , 他与我们之间的友谊 , 也会被重新评估 , 大打折扣 。
小苏和小陈是最要好的朋友 , 小苏学习很好 , 而小陈的学习成绩则一般 , 临近毕业时 , 小陈为了不和老朋友分开 , 便自作主张地改了小苏的志愿 , 把小苏报考的学校 , 改成了自己报考的学校 。 后开 , 小苏知道了这件事 , 便从此与小陈断交 , 两个曾经最好的朋友 , 最后却以相互痛恨断交 , 实在是可悲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