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你成不了谷爱凌,但却能够拥有她那样的内核特质( 三 )


本文图片

03
特点三:以内在参考为主
如果按照做选择与决策方式的不同 , 可以把人分成两类:一种是以外在参考型 , 一种是内在参考型 。
什么是外在参考型?
这类人做选择与决定的主要参考是重要的外部人物 , 以及外界主流价值观 。
所以 , 当面临决策与选择时 , 他们这样说:
? 家人希望我成为一名公务员 , 虽然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 , 但我还是决定成为一名公务员。
? 朋友们都已嫁人了 , 她们说哪有什么真爱 , 看到条件不错的就赶紧出手 , 所以我决定嫁给爸妈推荐的这个男人。
? 老板说我能力不行 , 所以我肯定是能力不行 , 无可救药了 。
“外在参考型”的人在现实中非常常见 。
有的咨询者在跟我讲述自己面临的情况时 , 会用到特别多这样的语言:“他们说”、“他们希望我”、“我应该”、“我不得不” 。
其实 , 这些常用语的背后隐藏的正是“外在参考”的倾向 。
相反 , 他们很少用到“我想要”、“我渴望”这样的词语 。
因此 , 这种特质的人会对别人的评价特别在乎 , 甚至会不假思索的内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 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 。
当别人说他差时 , 他就觉得自己差;当别人说他笨时 , 他就觉得自己笨 。
所以 , 他们在做事时 , 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 自己的思考与推理 , 而是别人怎么看、别人怎么想、别人怎么做 。
而他们做事的动力 , 也常常是为了博取他人的认可与肯定 。
相反 , 如果一个人是以内在参考为主的 , 他又会怎样做选择和决定呢?
作为北京冬奥会的“顶流” , 谷爱凌也收到了一些媒体上批评的声音 。
然而 , 她却这样说:
“我觉得我并不想要所有人满意 , 我只是一个18岁的女孩 , 我只是希望能够享受自己的生活 。 事实上 , 我并不很在意别人是否满意 , 我觉得我在竭尽所能 , 我也在享受整个过程 , 我在用我的声音 , 在与我相关的领域 , 带来尽可能积极的改变 。 我知道我的心地是善良的 , 我知道我做的每一个决定是基于共同利益 , 我觉得会带来更大的好处 。
所以说如果有人不相信这就是我的初衷 , 那这只说明他们没有足够的同理心去理解别人的善意 , 可能因为他们与我有不同的价值观 , 所以我也不打算浪费时间在这些事情上 。 如果有人不相信我或不喜欢我 , 这是他们的损失 。 ”
她就是典型的“内在参考型” , 所以她会依据自己内心的声音以及头脑的独立思考做出判断和决定 。
那么 , 如何才能具有这样的内核特质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 , 以内在参考为主并不意味着不去听取别人的意见 , 它说的是在做决定时更多地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或自己头脑的独立判断 , 同时又能开放的听取其他人的意见与建议 。
这是一个长期修炼的过程 , 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 其中的关键在于:去觉察 。
觉察自己每一个决定的来源是来自于内在还是外在 , 觉察自己说出的话 , 做出的事 , 是因为想要附和他人、匹配主流价值观 , 还是因为包含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与独立思考 。
然后再逐渐进行调整 , 一点点的调向以内在参考为主的状态 。
最后的话
不论你想成为的是斜杠青年、佛系青年 , 还是一名超级专业人士 , 你都应该首先成为一名“内核青年” , 拥有内核特质 , 过上内核人生 。
当你成为内核青年的时候 , 就会发现 , 人生与之前不一样了 -人生更多是一种享受 , 而不是在压力、痛苦、纠结下的负重前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