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686新闻工厂文章来源 | 网络朗读 |鲁阳本期编排 |张橹监制 |王坚生活中...|夜读 | 为什么有些人不敢靠近自己喜欢的人?( 二 )


现不管如何挣扎都没有用,他们逐渐接纳了这个现实:“面包不
属于我,我是注定得不到面包的 。 ”有的人甚至会发展出“这件
东西太让我痛苦了,我再也不想要了”这样绝望的愤怒 。
那个面包就是爱,害怕接近正是对渴望”的防御 。
回避型依恋的人大多可能都有社交恐惧的经历,所以害怕别
人这件事不一定面对喜欢的人会如此 。 在早年面对其他人时一样
也会如此,只是其他人出现的概率太多了,慢慢地他们就习惯了
应对表面的社交场合,甚至还发展出很多有魅力的社交技能,来
获取外界的赞赏,一般是使用“假自我”与人交往,也就是通过
扮演一个别人可能会喜欢的“我”来跟别人互动,而不是用真实
的自我跟别人互动 。 毕竟连自己的父母都会嫌弃真实的自己,都
耑要自己假装讨人喜欢来取悦,何况是别人呢?
但是遇见喜欢的人,这种事情的出现较之每天要见到的普通
人,概率是低得多的 。 所以在这件事上,他们没有练习的经验,更会因为早年和父母互动受挫的经历,导致他们很害怕会重温
创伤 。
他们的心理大概是这样的:
当一个面包出现在我而前的时候,我确实很想要,但想到我
是一个吃糠咽菜长大的人,我配吃面包吗?如果我去争取这个面
包、一连串的小时候因为想要而包而被拒绝的经历又会浮现,我
好害怕再次被拒绝、所以唯有远离,不表现出渴望,才能保护自
已不至于因为渴望而被贬低和嘲笑 。
真实的我不配得到爱,明明我已经戴着面具活得快忘记了我
自己,但是你却触动了我的心 。 爱意味着要坦露自我,但我害怕
坦露自己,害怕摘下面具暴露出一个丑陋的我,而你必然不会爱
这样的我 。
害怕真实的自己是丑陋的,不值得被爱的,甚至是被人
嫌弃的,才是害怕接近自己喜欢的人的人内心最真实的体验 。
因为真实的自己早年是被嫌弃的,他们从未以真实一面获得
过爱和欣赏,所以他们会以为一个人要做到完美才值得被爱,但
是他们又深深地知道,自己不可能是完美的,那唯一能保持爱的
方式便是—保持距离 。
这种心结还容易在互动中被投射到对方身上,认为一旦靠近
对方,似乎就会发现对方的不完美,从而爱的对象会破碎幻灭,
会让自己受不了 。
这些其实都源自早年被植入的错误观念:完美的才值得被爱,真实的有缺点的东西是无法被爱的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得到过爱,我们的养育者总是在不停地嫌
我们这不好,那不好,他们不喜欢我们,于是我们就发展出了
种幻想:如果我们完美了,我们就是值得被爱的 。
如果我没有得到爱,那是因为我不配,因为我如此不完
美——但事实却是,你的养育者给不出爱,是由于他们的匮乏导
致的,并非你不好
每一个人都值得被爱,不管他是什么样子的,真实的就是完
美的 。
很多游戏感情的高手留恋于各种花丛、草丛中,其实内心是
绝望的,如陈奕迅歌中所唱:
“当我成为了无情的K歌之王,麦克风都让我征服(都为我
疯狂) 。 ”
其实更多的是出于对早年没有得到那块“面包”的报复,
他们可能学会了如何赢取别人的欢心,假自我运用得娴熟无比,
但是即便这样得到了一堆的爱一堆面包,也无法安抚他们的内
心—一毕竞这不是他们用真实的自我换来的,不是用真心换来的
东西,只不过是一场欺骗 。
他们确实也是这么认为的:越爱越恐惧,越爱越伤心,是因
为没有用真心,更是因为不敢用真心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