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 情侣恋爱两年合力增重80斤:变胖背后,是让人羡慕不已的美好爱情( 二 )


因为有时候,我们只会在自己准备好的时候离开一个人 。
在那之前,如果我们在一段感情里时常处在弱势地位,不一定要立刻强迫自己割舍 。
也可以保持觉察,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并观察情绪背后的需求 。
值得提及的是,在恋爱中,所谓的沉没成本不存在 。
在恋爱中,不痴迷在对沉没成本的损失厌恶里,反而有利于我们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决策 。
恋爱 情侣恋爱两年合力增重80斤:变胖背后,是让人羡慕不已的美好爱情
文章图片
02
对当下的感情状态不满意的原因
在心理学教授罗兰·米勒的《亲密关系》这本书中,曾提及过社会交换这个概念 。
在感情里,人人都是提供方,也都是接受方,获得和支出是两个杠杆 。
人们在恋爱里,在和伴侣相处的过程中,会在潜意识里衡量这两个杠杆,也相当于是在衡量与对方交往的盈亏 。
我们大多数人,在做恋爱决策的时候会考虑预期结果,结果等于奖赏减去代价 。
当奖赏过小或代价过大时,维持比放弃更划算 。
比如在恋综《90后婚介所》里,曾有位母胎单身且独居10年的女嘉宾 。
小姐姐肤白貌美,谈吐优雅,客观条件很优越 。
最终她牵手失败,关键原因是日常已经跟朋友保持了较好的亲密联结,恋爱不是她的必需品 。
小姐姐对当前独居生活的满意度极高,如若此时接纳一位男性进入自己的生活,反而需要提供很大的成本 。
对于这位小姐姐而言,当下的感情状态已经是自己想得到并且满意的了 。
如若为了得到另一段关系,反而要放弃当下的舒适状态,很不划算 。
评论区有位网友也说得很好,当某一天,这位小姐姐的朋友们都选择了进入恋爱关系;
当她对独居生活的满意度降低后,自然而然就愿意进入恋爱关系了 。
还有一类人,比较完美主义,对伴侣的需求和标准都比较苛刻 。
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关于理想伴侣,我们内心在早年就有既定的标准 。
当现实生活中的伴侣出现时,我们会把标准投射在他身上,并作比较 。
当发现如果没有现在的伴侣,或者选择另外的伴侣,自己会过得更好时,“比较感”会作祟 。
这时我们的内心会开始强调恋爱结果没有到达自己的期望的落差,从而会失望 。
还有一类人,伴侣虽然达到了他们的预期,但他们过于担心失去,经常给自己增加很多不必要的远虑还有近忧 。
也或者这段关系充满了相爱的激情,但在安全感和亲密度方面有所欠缺 。
恋爱 情侣恋爱两年合力增重80斤:变胖背后,是让人羡慕不已的美好爱情
文章图片
03
如何提升恋爱满意度?
在诺贝尔经济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作品《思考快与慢》中,有这样一项研究结论——
处于恋爱中的人即使在堵车的情况下也可能感到快乐,而处于哀悼中的人就算是看搞笑电影也可能会继续悲伤 。
由此可知,如果一个人想要提升恋爱满意度,需要从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来综合考虑 。
这里要提及到两个概念是条件期望和行为期望 。
条件期望指“你希望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行为期望指“你希望对方怎样对待你” 。
通常我们建议,对伴侣的期望要符合实际,对自律的标准要理想主义 。
类比陀思妥耶夫斯的那句名言,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
过于抽象的期望,其实是无意义的幻想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