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 一字千钧,沟通效果并不在于语言的堆砌 | 把故事重塑的威力( 二 )


而民主党的候选人,马特-桑多斯,正值壮年,年富力强,更有活力;
于是,民主党打算瞄准“老”这个弱点,在竞选活动中做出相应的攻击 。
但是,作为一个党派的公开言论,直接说一个老政治家太“老”了,实在是一个没礼貌、不上档次的做法;
况且,万一让民众觉得自己口不择言,还会适得其反 。
那该怎么办?
该如何让民众明白“这是一个年纪很大的总统候选人”,而同时又不会太唐突、让人觉得手段太低贱呢?
桑多斯的竞选团队找到了一个字(词),
Spry(矍铄)
他们在桑多斯的竞选演说词中,这样来描述对方,
米尼克无疑是一个矍铄的政治家......
无论谁听到“矍铄”这个词,都会不自觉地把“老”无形脑补出来;
这是个极为巧妙的招数;
表面上,民主党向对方的表述非常尊重且礼貌,但同时毫不客气地向民众揭露了对方年纪的问题 。
恭维?攻击?
不知不觉,无影无形 。
你以为这样的事情只会在美剧的故事中?
2009年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对战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
你有没有注意到奥巴马的演说中,是如何恭维麦凯恩的?
麦凯恩先生为美国民众服务了半个世纪(half century of service),值得所有人的尊重!
“服务了半个世纪”?
这不就是在说他太老了吗?
可是,人家可并没有说“Old”,因为那样说适得其反 。
奥巴马 一字千钧,沟通效果并不在于语言的堆砌 | 把故事重塑的威力
文章图片
4 热与冷
一两个字的不同,真的能影响人们的判断?
194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艾什教授,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
他给两组实验对象分别看同一个人的描述词语;
第一组人看到的描述词语表是,
聪明,灵巧,勤奋,热,坚毅,务实,谨慎
第二组人看到的描述词语表是,
聪明,灵巧,勤奋,冷,坚毅,务实,谨慎
请留意,两组词语表几乎完全一致,除了中间隐藏着的那个词;
一个是“热”,一个是“冷” 。
实际上,“热”和“冷”在个性表达上,可以说尺度可大可小 。
你甚至可以说,两个词语表几乎没啥区别 。
接下来,艾什教授让两组人根据自己看到的描述,进一步给这个人的个性做出理解推断;
你认为两组人给出的推断差异会很大吗?
很大 。
第一组人的推断中,出现了大量的“开朗”、“大方”这样的描述;
第二组人的推断中,出现了大量的“算计”、“无情”这样的描述 。
(详细实验见:Asch, Solomon E., ‘Forming Impressions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41 (1946): 258–290.)
奥巴马 一字千钧,沟通效果并不在于语言的堆砌 | 把故事重塑的威力
文章图片
5 小结
一个字的威力有多大?
看你能不能准确重塑它 。
这里是“谈判思维”!
“把故事重塑的威力 第十一篇”待续
---桔梗(839239@qq.com)
奥巴马 一字千钧,沟通效果并不在于语言的堆砌 | 把故事重塑的威力
文章图片
【奥巴马 一字千钧,沟通效果并不在于语言的堆砌 | 把故事重塑的威力】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