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圆圆 90后:三十而立?真的太难了( 二 )


对高圆圆说自己平庸,很多人都不认可,毕竟她是多少人心中的女神,在《倚天屠龙记》里饰演的周芷若也成了一代人的回忆 。
高圆圆解释说:作为演员,她是平庸的 。
回想起在《倚天屠龙记》剧组时,常常因为自己不过关,导致大家无法按时收工甚至在她33岁入行14年后参演电影《搜索》时,还创下了剧组的 NG 记录 。
那时候,她觉得:自己心里其实是有很多扇门的,我期待门里有很多宝藏 。但当自己去打开那些门的时候,才发现门后空空如也 。
她才深刻认识到,尽管,上帝赐予她一副适合大银幕棱角分明的长相,自己在演员这条路上,哪怕是43岁时,53岁时,也注定是平庸的 。
高圆圆 90后:三十而立?真的太难了
文章图片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这种境遇:在某个领域上觉得自己有天分,期待在某个年龄段就能打开命运赐予的礼盒,一战成名,结果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 。
于是开始陷入自我怀疑,否定,认为这一生注定一事无成 。但说到底,比起宇宙的浩瀚,谁敢说自己不平庸呢?
从这一点来说,三十而立,更像一个伪命题,越接近这个年龄,越相信奇迹不会在某个特定的年龄段发生在我们身上 。
高圆圆 90后:三十而立?真的太难了
文章图片
三十未立的焦虑,除了内在的自我不认同,更多的是外在不认同 。
我们父母那辈,在23-25岁基本上都进入婚姻的状态,开始了人生新的篇章 。所以,在面对年轻人时,总希望用不屑的态度唤醒年轻人,复制他们的经历 。
但用现在的标准来看,23岁-25岁处于刚毕业1-3年之间,直接进入婚姻状态是很难完成的 。
长辈们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和思维,只能指责年轻人三十未立的人生状态,包括迟迟不进入婚姻、不端正的工作态度、不切实际的梦想等 。
在年龄歧视的世界观点里,只有特定的人生阶段做出符合此年龄段的成就才算是精彩 。
那些奔三却一事未立的人正承担着一份理想被现实打破的焦虑,还承受着来自长辈不理解的压力 。
高圆圆 90后:三十而立?真的太难了
文章图片
这个世界关于“三十而立”的成功学有很多,却没有谁告诉我们如何接受或者改变自己“三十未立”的状态 。
尽管,没人能定义我们在特定的年纪做特定的事,但三十岁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人生趋于稳定的一个年纪,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庸也并非逆来顺受,不再寻求突破,反而是用尽全力,在自己的人生隧道里,探寻更多人生可能 。
1.拒绝内心自我障碍
每个人在面对选择、未知的时候都会存在害怕和焦虑的状态,而这种担心会刺激人的心理自我保护机制进入预警状态,无意识为自己寻找可能失败的理由 。
比如:想周六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但偏偏要周六下午才开始准备,如果没完成,就会理直气壮地归于时间不充分 。
这种行为就叫做“自我障碍”,是指在进行一件事之前先给自己预设障碍,而提前为自己准备好若干推脱的理由 。
二十多岁,很容易就陷入到自我障碍的怪圈——优秀的人太多了,我无法得到我想要的 。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无济于事,失败的恐惧压过了对成功的渴望,进而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拼尽全力,多骨牌效应开始显现,越是设置障碍越失败,越失败越设置障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