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嗑CP开心,看别人秀恩爱却不爽?( 二 )
但这种公开的承诺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社交展示 , 跟美食、资产、生活方式一样 , “爱”也是一种炫耀的资源 , 让展示者在相互比较中占据优势地位[4] 。
把秀恩爱的内容视作是承诺还是炫耀 , 看似取决于观众的一念之间 , 其实也反映了展示者的心态 , 人当然有炫耀的权力 , 但观众也是有讨厌的权力的 , 有时候真不是观众嫉妒心作祟的错 。
引发社会比较的秀恩爱才惹人烦
另一种不容易烦人的秀恩爱是嗑CP时CP的秀恩爱 。 无论是真人CP还是纸片人CP , 只要能发糖 , 就能开心得在床上扭来扭去 。
在CP文化出现前 , 虚拟作品里的秀恩爱也很少被讨伐 , 就像郭靖和黄蓉 , 秀恩爱的桥段一抓一大把 , 但几乎没人讨厌他们 。
甚至还是缘分预测的标杆|知乎@lost
人们很容易原谅虚拟的秀恩爱 , 但难以原谅现实生活的秀恩爱 , 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秀恩爱与自己生活的距离太近了 , 很容易让人产生社会比较[5] 。
人们对自己能力、地位等社会特征的判断往往不是根据客观标准 , 而是通过与周围他人的比较来获得的 , 这就是社会比较 。 正如马克思所言[6]:
一座房子不管怎样小 , 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 , 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 。 但是 , 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 , 这座小房子就缩成茅舍模样了 。
而人们用来比较的对象 , 往往是与自己相似的人 , 这种相似包括性别、努力程度、经验、年龄等方面的相似[7] , 所以爹妈辈秀恩爱的杀伤力 , 就远没有同学秀恩爱的杀伤力大 。
在社交媒体上秀恩爱的人 , 在相似度上与我们是非常高的 , 很容易被用来当做社会比较的对象 , 被动接受“秀恩爱”的信息会引起消极的社会比较 , 认为他们比自己的生活更幸福 , 引发个体的嫉妒情绪 , 进而导致主观幸福感的下降[5] 。
秀恩爱分得不快 , 我又被伤害 ,
咋办呢?
就当是观察学习
既然没有办法拒绝 , 那人总不能白吃被秀恩爱的苦 , 总得拿点好处吧 。 换个角度 , 秀恩爱行为其实也可以是情侣合理处理恋爱关系的案例 , 被秀恩爱是人们对另一种生活状态的观察 。
对于优秀的秀恩爱范本 , 我们可以当做学习资料 , 好的文案记一记 , 好的仪式学一学 , 好的礼物收藏收藏 , 有对象的下次用上 , 没对象的更得学了 , 不然可能怎么也找不到对象呢 。
就当是反思机会
被秀恩爱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醒自己的情感状态 , 如果被社会比较的结果刺痛了 , 那么可以想一想:
是不是别人的关系甜甜蜜蜜 , 我们的关系不冷不淡?
是不是一直渴望恋爱 , 自己却迟迟不敢迈出一步?
是不是我把别人想得太完美了 , 却忽视了日常生活中与那个TA相处的美好瞬间?
当然 , 也有研究说情人节的分手率更高[8] , 不排除是这些日子里人们被秀恩爱后不断反思自己的结果哈……
尝试觉察和接纳自己的情绪……
羡慕妒忌恨 , 都是生而为人正常的情绪体验 。
【为什么嗑CP开心,看别人秀恩爱却不爽?】下次它们再出现时 , 我们可以试着感受觉察一下自己当时的情绪 , 随后试着去接纳自己的这种感受——这就是情绪调节的接受策略 。
接受策略强调以开放、接纳的态度对待情绪和感受 , 并不试图去改变它们 , 这个策略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情绪状态、降低回避行为以及改善人际关系[9] 。
身为心理学人的正经话说完了 。
我很明白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 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支持下做很长时间的练习与感悟 , 马上到秀恩爱高发期了 , 有没有能立即生效的策略啊?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蚕换了桑叶为什么死了
- 路上有好多蜈蚣是为什么 路上有好多蜈蚣的原因
- 雨水节气会下雨吗 春雨为什么贵如油
- 日本文字为什么有汉字 为什么日本的文字里面会有中文
- |为什么总会想着前任?因为大脑还没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 自来水沉淀了放多久就不益喝为什么 自来水沉淀多久不能喝为啥不能喝
- 男人陪老婆回她娘家 为什么很多女婿都“惧怕”丈人?有这两个原因,你都知道吗?
- 婚姻对于每一对夫妻而言 为什么有些女人,在婚姻中比别人活得更累呢?
- 酒后为什么会出现短暂失忆 有些人酒后会现短暂失忆现象是为啥
- 老虎为什么不吃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