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什么心理》:既实用又接地气,这才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心理学读物

心理学是一种这样的学科 , 一般情况下 , 你想不到它 , 但当你因为生活中某些大小事而匪夷所思时 , 就不难发现 , 其中有很多奥秘 , 也许你自己能看破 , 也许你苦思良久也找不到答案 , 也许你会随手找找一些心理学小册子或科普读物 , 然后从中会心一笑 , 你恍然大悟 , 发现心理学是如此贴近现实 , 你找到了答案 。
这就是心理学的有趣之处 。 陈晓的《什么心理》就能为你解开很多答案 。
心理学|《什么心理》:既实用又接地气,这才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心理学读物
本文图片

01 和低自尊的男人相处有什么风险?
《什么心理》一书中 , 作者曾告诉我们 , 当有人的自尊受到威胁时 , 他们可能会以打压他人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应对 , 低自尊的人群 , 一般自我感觉良好 , 但却有“玻璃心” , 在和这种人相处的时候 , 一定要注意说话方式 , 避免威胁到他们的自我评价 。
低自尊的人 , 对自己评价太低 , 而且这种人一旦得意 , 会出现穷人乍富吃相难看的状态 , 一旦失意 , 他们可能借酒消愁 , 甚至出现酗酒、暴饮暴食、赌博等状态 , 以这些方式进行自我攻击 , 或是以其他方式攻击他人 。
所以 , 如果我们懂一点心理学常识 , 就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
例如 , 男人何某 , 三十多岁 , 自己过得潦倒不堪 , 无房 , 随其父兄做装修工 。 曾大放厥词表示在他所在的城市 , 凡是男人能在二三十岁买了房的 , 都是靠家里资助的 , 没几个男人能自己独立买房 。
从这一言论 , 可以初步判断此男的自尊受到外界威胁 , 即高昂的无法负担的房价对自身买房结婚的威胁 。 为了避开这个威胁 , 这种男人只能以一种对外攻击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 , 也就是扬言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 , 但凡有房的男人 , 都是靠家里资助买房的 , 没有靠个人能力买得起房付得了首付的 。
从本质而言 , 这种男人显然是因为不想面对一个不堪的自己 , 于是选择自我麻痹 , 否定现实 。 不承认有很多同龄人靠自己的努力成功买房的现实 , 借以维护自己的自尊 。
和这种男人相处 , 就得时时维护他们脆弱的自尊 , 否则朝夕相处中一旦有任何损害他们自尊的行为 , 都会被攻击 , 而这种攻击 , 一旦当事人不对内攻击而对外攻击 , 那么受罪的多半是他们的妻子儿女了 。
这种低自尊的人是典型的这种人 , 他们对于自己得不到或者自己没有能力得到的东西 , 就会否认这样东西的价值 , 再不然就是诋毁有能力得到这样东西的人 。
心理学|《什么心理》:既实用又接地气,这才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心理学读物
本文图片

02 哪些人更容易被“洗脑”?
所谓“洗脑” , 在很多人看来并不陌生 , 而洗脑我们的 , 包括一些所谓成功学大师的课程和书籍、培训班等 , 多年前大火的《欢乐颂》里 , 就出现过邱莹莹被成功学书籍洗脑 , 呆在家里打喊口号 , 后安迪看不过好意劝说解释的片段 , 这是被所谓成功学洗脑 。
还有沸沸扬扬被严加打击的传销 , 也是典型的洗脑 。 另外 , 老年人对一些保健品过分痴迷 , 一些年轻女性对所谓美容针、玻尿酸等趋之若鹜 , 花费几万乃至几十万也在所不惜 , 依然可以看做是被洗脑 。 还有些老年人为求得无病无痛 , 子孙过得顺心如意 , 也更容易产生宗教信仰 。
在《什么心理》一书中 , 作者对容易被洗脑的人群及其背后原因作出深度解析 , 值得一看:
“根据阿伦森的观点 , 有两个关键因素(导致这些人容易被洗脑):第一 , 是否是自愿选择;第二 , 这种组织所传递的信息是不是与参与者的自我概念密切相关 。 如果是 , 参与者则容易被洗脑;如果不是 , 则被洗脑的可能性会小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