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相亲这种形式 , 历来也存在争议 , 有人会将相亲视为寻找爱情的快速通道 , 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也有人将相亲视为物质至上的交易场地 , 将自己或对方视为明码实价的“商品”——这使得相亲像极了一场“博弈” 。
本文图片
李先生此前曾在平台上遇到过一位女生 , 对方在李先生申请通过后 , 便“劈头盖脸”提出了一系列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 , 如工资、房产、车辆、父母职业、养老金等 , 并称“我是奔着结婚去的 , 知道了这些重要信息之后才知道适不适合 。 ”对此 , 李先生表示困惑 , 他感觉自己的私人信息在对方看来仿佛是一张“商品信息说明书” 。
同样的情况 , 在“春节相亲经历”的话题里更是数不胜数:有人开展物质条件的博弈 , 有人则是开展心理方面的博弈:有人才见两次面就开始牵手暧昧;有人迟到两小时 , 随后直接“放鸽子”;有人则同时跟多个女生相亲见面……各种“奇葩行为”在相亲平台上屡见不鲜 。
小原向采访人员讲述了她在今年春节期间的一次“奇葩经历”:春节期间 , 她认识一个男生 , 对方防备心略重 , 聊天时始终对她爱答不理 。 不一会儿 , 对方提出可否看小原的更多照片 , 小原表示“不如线下见面” , 对方却久久不回复 , 临到晚上才提出“要不先视频一下?”并在得到小原同意后很快发来视频电话……“我可以理解对方担心我‘照骗’的心情 , 或者他担心线下见面需要付出成本 , 但一开始就如此防备 , 着实令人心寒 。 ”小原说 。
李二狗透过平台上的真实用户画像数据 , 也发现了一些婚恋市场上的微妙现象 。 “婚恋市场上尤其是北上广深地区 , 往往是男少女多 , 且这些女孩多是高学历、高收入群体 , 有将近1/4的女生有过留学经历 。 ”
而在线上平台 , 男生往往比女生更加主动 。 李二狗告诉采访人员 , 仅2021年 , 平台上女生用户人均会收到56次申请 , 发出20次申请;而男生用户人均会收到24次申请 , 发出68次申请 。 相比之下耐人寻味的是 , 每次平台举办的线下活动 , 女生名额总是“秒光” , 而男生的名额却经常有“空缺” 。 “这说明一个现象 , 男生相比之下更喜欢线上聊天 , 而女生则倾向于线下见面 , 可能是会觉得见面更靠谱 , 也更省心 。 ”
“网络相亲就是如此 , 想要真的找到对象 , 就得心态放平稳 , 观察观察再观察 , 并尊重个体差异 , 不必强求 。 ”李二狗说 。
相比于“80后”“90后”采用的传统相亲方式 , 如今逐渐进入到相亲市场的“00后”则采取“迂回”战术 , 他们倾向于通过玩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方式来进行相亲 。
19岁的阿紫长期驻扎在广州某线下剧本杀交友QQ群里 , 一场剧本杀价格在50元~250元不等 , 每当看到群里有小伙伴张罗玩剧本杀 , 阿紫便会主动报名参加 。 “在游戏中 , 一方面因为过程刺激 , 荷尔蒙会飙升;另一方面 , 由于害怕 , 大家会抱团取暖 , 很快就能感情升温;并且在游戏过程中 , 你也可以观察到对方的反应速度、性格特点等 。 如果有交友的意愿 , 过后就可以互加微信 , 约着下一次继续玩 , 慢慢就可以感情升温了 。 ”阿紫告诉采访人员 , 这个寒假她参加的剧本杀游戏已经超过8次 , “最近有遇到一个同龄的小哥哥 , 打算好好了解一下 。 ”她神秘一笑 。
本文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相亲如同“抓娃娃”,失败50次的他仍对真爱充满向往
- 小姑|“带着你儿子赶紧滚,我家不欢迎你”,小姑子:该滚的是你
- 新年“薪”气象,一大批岗位强势来袭!
- 越活越累的人,有三个“想不开”,放下才能解脱
- 爱情 当你爱的男人,与你“断联”了
- 爱你的人 真正爱你的人,是“伪装”不了的
- 相亲|“传统”相亲局,正在杀死年轻人的爱情
- 爱情 了解“单身定律”,征服女人的心
- 金英丽|上海“美女贪官”金英丽:同时交往多个男友,受贿538万被判10年
- 外卖员|“我奋斗半生,沦落为外卖员”:这几类人,会被时代静悄悄地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