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 从小被偏爱的孩子,长大怎么抑郁了?( 二 )


文章图片
? 《阳光普照》
平凡的四口之家,有两个儿子 。小儿子阿和(图中最左)不学无术,因为砍人进了少年辅育院 。
父亲阿文不承认自己有这样的孩子 。别人问起「你有几个小孩」?父亲从来只答:一个 。
那是大儿子阿豪 。
他聪明负责,为人友善,成绩优异 。父亲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对周围人说他会去念医学院 。
单亲家庭 从小被偏爱的孩子,长大怎么抑郁了?
文章图片
? 阿豪
但就是这样的阿豪,在某个寂静的晚上,洗澡、整理房间,向窗外纵身一跃 。
自杀前,阿豪给补习班的同学发了一条短信:
「前几天我们去了动物园 。那天太阳很大,晒得所有动物都受不了,它们都设法找一个阴影躲起來 。我也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样,有阴影可以躲起來 。但是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 。可是我没有,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24 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
现在,阿文真的只有一个儿子了 。
它用一种极端方式呈现了成为宠儿的代价:时刻处于聚光灯中心,背负「理想角色」的期待 。
虽然受宠爱的孩子常常会发展出一种独特感,但「被偏心」也有其黑暗面 。它可能导致:


  • 孩子承受维持受宠地位的巨大压力,并害怕失去这种地位(Sharpe等,1994);

  • 强化手足间斗争(sibling rivalry),因为被宠爱意味着被其他孩子排斥 。也可能「因为自己被优待」而对兄弟姐妹产生负罪感;

  • 倾向于操控更有权势的那个父母;

  • 害怕了解自己 。因为他们常常会对自己和他人隐瞒父母曾经不喜欢自己的部分;

  • 缺乏建立自己身份所需的经验 。当他们因为「填补父母生活和心理上的空白」而被选中时,宠儿的身份常与父母的身份相融;

  • 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在被偏袒的环境下,他们总是觉得自己「有权得到」想要的东西;

单亲家庭 从小被偏爱的孩子,长大怎么抑郁了?
文章图片
?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被偏爱的好处,可能更显而易见:

  • 被偏爱的孩子具备强大的自我效能感,擅长实现目标,这种能力常常驱使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不错的地位;

  • 他们自信、坚决而顽强,总是相信自己值得「我想要的东西」;

  • 可能擅长社交 。他们熟练掌握讨好(ingratiation)的技巧,知道如何赢得别人的信任,因为他们自小在与父母的相处中掌握了这门艺术;

  • 可能是乐观的 。他们不容易会被挑战吓倒,而是被成就感驱使着走向成功 。

总之,在父母的偏袒下,被宠和失宠都有其心理代价 。
受宠孩子(浮夸和内疚)和失宠孩子的内在动力(嫉妒、竞争、内疚、自卑和代偿性浮夸),都可能表现为病理症状(Yahav,2007) 。
在一项调查中,社会学教授 Jill Suite 甚至发现「受宠的孩子成年后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这可能是因为兄弟姐妹关系紧张,或是对父母护理、情感责任增加导致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