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春燕不去探监秉昆只是铺垫,为引出秉义唏嘘悲惨下场( 二 )

人世间:春燕不去探监秉昆只是铺垫,为引出秉义唏嘘悲惨下场
文章图片
原著中曾有这样一段话 , 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友情:
“一种近乎休戚与共的无形无状的东西 , 在这些成长于不同家庭、有着不同职业的父母、性格基因各不相同的青年之间 , 毫无疑问地产生了 。 ”
人世间:春燕不去探监秉昆只是铺垫,为引出秉义唏嘘悲惨下场
文章图片
周秉昆被木材厂开除失业 , 是春燕忙前忙后走关系帮秉昆搞定浴池的修脚工作;周秉昆被关 , 郑娟顶着闲言碎语照顾周母和周家 , 春燕站出来帮郑娟说话 , 让说闲话的人闭了嘴;乔春燕预感曹德宝要出轨 , 找周秉昆帮忙……
那时候他们的友情没有功利心 , 我帮你 , 你帮我 , 都是出于感情和真心 , 你是我哥 , 我必须替你出头 , 你是我妹 , 我要为你撑腰 。
人世间:春燕不去探监秉昆只是铺垫,为引出秉义唏嘘悲惨下场
文章图片
就像乔春燕在聚会上说的:
“从今以后我们就是铁哥们铁姐们了 , 朋友之间就是要两肋插刀 。 ”
为什么那时候的他们就能那么友好呢?原因大致有两点:
第一 , 大家都是同一个“坑”里的难兄难弟 。 身处同一个泥泞之中 , 所有人都在一个起跑线上 , 能帮的事情 , 求帮的事情 , 不过是眼前手边的那些芝麻绿豆 , 没有谁绝对的强 , 也没有谁绝对的弱 , 说白了就是同一种人 。 用原著的话说就是 , “朋友大抵是一种以同质化的命运为前提所建立的友好关系” 。
第二 , 大家心思都比较单纯 , 还没有被社会逼出“功利”的思考模式 。 没有事业、家庭的负累 , 朋友就是肝胆相照的朋友 , 不是达到目的的“人脉和资源” 。
人世间:春燕不去探监秉昆只是铺垫,为引出秉义唏嘘悲惨下场
文章图片
二、两次被拒绝 , 乔春燕和曹德宝彻底寒了心
有人说 , 春燕一开始的好 , 其实都是有算计在里面的 , 她以为能沾到周秉坤的光 。 后来发现沾不着 , 就寒了心 , 慢慢和秉昆有了隔阂 。
用原著里的一段话来说春燕的转变正合适:
“对从前的朋友、哥们儿 , 也往往只以利用价值的大小来决定交往的亲疏远近了 。 ”
乔春燕和周秉昆的友情急速下降 , 还是因为春燕腾房的事情 。 妇联告知春燕腾房子 , 让她们一家过了年就搬出去 。
人世间:春燕不去探监秉昆只是铺垫,为引出秉义唏嘘悲惨下场
文章图片
遇到了这事 , 乔春燕第一反应就是找周秉昆帮忙 , 她一口一个“哥” , 让周秉昆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拉她一把 。 怎么帮?乔春燕的意思是 , 他没办法 , 他哥周秉义还有办法 。
周秉昆自己遇到了事 , 找周秉义都没什么用 , 春燕这事他确实是帮不了 。 可乔春燕不干了 , “你啥意思啊 , 你不帮忙呗 。 ”理所当然地指责秉昆 。
人世间:春燕不去探监秉昆只是铺垫,为引出秉义唏嘘悲惨下场
文章图片
秉昆也没法子了 , 各种糟心事不断 , 终于忍无可忍:
“那你找我有啥用啊?我能解决啥 , 你们老想着自己 , 你想想别人不行吗?我该你们呐?”
这事 , 秉昆肯定没错 , 他没办法就拒绝 , 这是人之常情 。 那乔春燕就错了吗?在她看来 , 周秉昆是她两肋插刀的朋友 , 肯定会帮她 , 所以她开口了 。 她想的也比较简单 , 周秉昆没办法 , 周秉义是个市长 , 她这事也就是张嘴就能办的小事 。
殊不知 , 周秉义是一个十分讲原则的国家干部 , 这些她眼里的人脉 , 其实是周秉义非常反感的 , 周秉昆也理解哥哥的难处 , 从不轻易开口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