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叔 一位54岁男人的倾诉:母亲生病后,才明白,亲情是很现实的( 二 )


见过不少兄弟姐妹 , 因为争夺父母遗产闹得不可开交 , 遗产争完了 , 亲情也断了 。从古至今 , 类似的事情层出不穷 。
父母在时 , 兄弟姐妹之间之所以能够和谐相处 , 是因为父母作为家族的“大家长” , 连接着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 。
一旦父母不在了 , 或者需要被照顾 , 父母在家庭里的角色便被削弱 , 失去威严 。
此时 , 如果家里的长子或长姐无法承担起父母的角色 , 兄弟姐妹之间的连接便会被减弱 。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人 , 需要有人二十四小时贴身照顾 , 亲生子女尚且心力憔悴 , 就更别提女婿或者儿媳了 。
刘叔 一位54岁男人的倾诉:母亲生病后,才明白,亲情是很现实的
文章图片
拿上文的女婿举例 , 他觉得家里有个瘫痪的老人 , 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 , 其实就是站在利己的角度思考问题 。
他的做法错了吗?好像无法论对错 。
我们不妨自问:如果是我 , 我会怎么做?如果我剥夺妻子尽孝的机会 , 我只在意自己的感受 , 眼里没有亲情 , 我会过得幸福吗?
亲情也许现实 , 但作为有血有肉的人 , 我们眼里却不能只有现实和自己 , 更要有点人情味 。
人情味是什么?
是想他人所想 , 将心比心;是记着别人对我的恩情 , 懂得回馈这份恩情;是我心里不仅装着自己 , 还装着那些爱我的人 。
如果一个人不讲亲情、不论人情 , 奉行利己主义 , 最后被反噬的 , 也许是他自己 。
刘叔 一位54岁男人的倾诉:母亲生病后,才明白,亲情是很现实的
文章图片
第二 , 生活压力大 , 不想增加自己的负担
现代社会 , 每个人的生活压力都很大 , 五六十岁依然在工地上打工的人大有人在 。
那些辛辛苦苦养育孩子长大的父母 , 即使孩子毕业工作 , 有了独立的能力 , 也依然无法撒手去过自己的生活 。
面对年迈需要照顾的父母 , 有些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 一边是父母 , 一边是自己的小家庭 , 心中的天平难免会偏向小家庭 。
亲生子女尚且在两者间左右摇摆 , 女婿或儿媳推卸责任 , 不想给自己增加负担 , 也就更容易理解了 。
这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
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 , 而大多数难处的确可以用金钱解决 , 于是 , 现实让许多人成了生活的奴隶 。
从理性层面讲 , 女婿或儿媳对岳父母、公婆并无直接责任和义务 , 但从感性层面讲 , 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吗?
如果因为生活压力大 , 就只顾追求利益 , 抛却亲情 , 我们真的会过得幸福吗?
幸福分为两种 , 一种来自物质 , 一种来自精神 。
大多数人究其一生都无法享有想要的物质生活 , 却能轻易感受到来自亲情的温暖 。也许 , 这就是亲情的力量 。
有时候 , 看清亲情的现实 , 才能明白亲情的可贵 。
刘叔 一位54岁男人的倾诉:母亲生病后,才明白,亲情是很现实的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