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就是这么喜欢“搞心态”( 四 )
】接下来 , 如果你是中小企业的经营者 , 那就要努力照顾好员工 , 这也是利他 。
企业变得更大时 , 就要关照股东 。 甚至是股东 , 还要关爱客户 。
企业更加发展壮大时 , 就要关注区域社会 , 还要关心国家 , 甚至要关爱地球 。 利他这个事情 , 是需要层层不断扩大的 。
如此这般地实践利他行为 , 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不好的因缘 , 这就是修行 。
所以 , 现世对我们来说 , 就是通过行善不断进行自我净化 , 自我纯化的时期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一方面 , 人生就是纯化心灵的旅程 , 而另一方面 , 现世还可以说是净化心灵的道路 。
只要我们不断实践利他 , 我们的命运就一定会向好的方向转变 。
05
用位于灵魂核心的真我
来做判断人生中的一切问题
人心的中心部分存在着“灵魂” , 灵魂的最深处存在着应称之为核心的“真我” 。 所谓“真我” , 用“真善美”三个字来形容最为贴切 , 它是最纯粹、最美好的心 。
这种充满爱与和谐的、清澈的“真我” , 存在于所有人的心灵深处 。 但是 , 经受世间波涛的冲击 , 历经各种酸甜苦辣 , 我们会掌握各种各样附着在“真我”之上的知识和经验 。 这些在佛教中被称为“业” 。 覆盖着“业”的“真我” , 就是“灵魂” 。
佛教主张轮回转生 , 也就是认为重生是存在的 。 人在很多次“重生”的过程中 , 积累了各种各样的经验 , 造就越来越深的“业” 。
有时候我们会说 , “那个人的灵魂不好” , 这指的是那个人在这世上积累了不好的“业” , 也就是不好的行为、想法、经验、知识等 。
出生来到这世上的时候 , 我们已经拥有“灵魂” , 在“灵魂”的外侧 , 包裹着“本能”这个东西 。
刚刚出生的婴儿 , 不需要任何人教 , 就能从脐带被切断的瞬间 , 张开嘴开始肺呼吸 , 然后吮吸母乳摄取营养 。 这些全都是本能所形成的“业” 。
接下来 , 包裹在本能外侧的“感性”逐渐发育 。 随着不断成长 , 婴儿开始张开眼睛看外界 , 开始听到声音 , 感觉不舒服就会哭泣 , 向父母求助 。 诸如此类 , 这说明感性在逐步形成 。 接下来 , 感性的外侧又裹上了“知性” 。 到了两岁左右 , 当感觉和感情充分发育时 , 知性就开始萌芽 。
就这样 , 心这个东西 , 最中心的部分存在着包含着“真我”的“灵魂” , 在“灵魂”的外侧则包裹着本能、感性、知性 , 就像洋葱的皮一样层层包裹 。 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心”这个东西 。
那么 , 在判断事物时 , 这个“心灵结构”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一方面 , 基于“本能”做出的判断 , 得失就成为基准 。 比如 , 人就会把是否赚钱、对自己是否有利作为基准 , 做出判断 。
另一方面 , 依据“感性”做出的判断 。 比如“讨厌这个做法”“喜欢这个人” , 等等 。 这样的判断 , 即使一时行得通 , 也不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 。
那么 , 用“知性”做判断会怎样呢?
文章图片
条理分明 , 思路清晰 , 逻辑通畅 , 看起来很有道理 。 但是 , 知性并不具备对事物做出决断的功能 。
不管多么讲究逻辑 , 这个逻辑实际上往往还是基于本能和感性做出的判断 。
就是说 , 用本能、感性或知性 , 并不一定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
越是人生中重要的局面 , 越是决定事业走向的关键判断 , 就越是需要发自基于“真我”的“灵魂”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夫妻之间无爱无交流,婚姻该何去何从
- 一段婚姻的失败 有一种夫妻,劝你们最好还是离婚,并不是因为舍不得彼此
- 丈夫|说实话,被丈夫嫌弃的女人,大多有一个共同特征
- 张玉环|张玉环因10万和宋小女闹掰,现高调看妻子前婆婆,并送上大红包
- 男友|姑娘带男友回家见父母,一起吃过一顿饭后,第二天姑娘和男友分手了
- 鹿晗|女网友自曝和鹿晗相恋7年,细数甜蜜时光,还喊话把她藏到什么时候
- 司马曜|古训“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如此识人有何道理?
- 吴倩|嫁对人和嫁错人相比,外貌区别有多大?看看唐艺昕和吴倩就知道了
- 瞿秋白 史上最牛师生恋:此人追人妻一直到人家里,丈夫却拱手让妻,还和他拜把子
- 人世间 《人世间》大火:丈夫的爱,是妻子一生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