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卑心理的人 如何不去在意别人的评论和眼光
心理学认为 , 在意别人的评论和眼光 , 是因为太过于在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 , 其根源是不自信和自卑 。
从世界历史上来看 , 整个东方文化都具有自卑的倾向 。 表现为东方人特别爱虚荣 , 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感 , 建立在他人的评价和肯定的基础上 , 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好面子 。 因此也就不可避免的受制于人 , 不可避免的陷入自卑 。
文章图片
当一个人在意别人的评论和眼光时 , 他的精神就处在一个无助和绝望的自卑状态中 , 成为被自卑感完全吞噬的人 。 并且非常看重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赞许;自卑到无止境的索取别人对自己的欣赏 。
在公众场合 , 这些人或许表现得大大咧咧 , 对待别人声色俱厉 , 其实内心是很懦弱的 。 如果这种自卑心态没有得到良好的释放 , 就可能会不顾一切的去争得一些“面子” , 成为被自卑感完全吞噬的人 。
文章图片
表现在国人身上 , 自古就怕被人戳脊梁骨 。 现在这样的人仍随处可见 , 而且越是底层的人这种倾向越明显 , 其深层的自卑感也越重 。 正如一位国学大师所说 , 中国人太敏感 , 情绪包袱重 。
因此不难看出 , 受地域文化的影响 , 任何人都逃避不了世人的评论和眼光 。
在这形形色色的世界里 , 真的很少有人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 , 哪怕是一些成功人士 , 也总会有让人诟病的负面消息 , 那怕是子虚乌有的 , 也会被不明真相的人看做是真实存在 。
人生在世 ,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别人的眼中 , 这些不被我们自己觉察的眼光 , 在背后默默的观察着我们 , 或好意 , 或恶意 , 但是终究会被我们所重视 。
我们总是主动或被动地承受着外界对自己的种种评论 , 我们的所有感受几乎都掌控在别人的手中 。 得到肯定我们高兴得意 , 遭受否定我们郁闷痛苦 , 但现实总是否定多于肯定 。
在这种环境和文化氛围中 , 无论是老师还是长辈 , 都在教诲我们要成为一个“别人” , 并且期望更出色、更优秀 。 这就是驱使很多人生活前行的动力 , 其本质不过是一种虚假幻想而已 。
文章图片
可是只要不按照他们的想法做 , 怎么做都是错的 。 而按照他们的想法做的话 , 只能使我们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的玩偶 。
因此 , 我们的言谈举止都被套上了无形的枷锁 , 绝大多数人都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 稍稍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 就感觉很尴尬 , 不知道怎么处理 。
我们终其一生都活在外界评价的标准里 , 活在别人的标准里 , 一辈子都为了成为别人而努力 。 不但没有人告诉我们:要自信 , 要做独立的自己 , 而且我们自己也一直处在一个懵懂的状态 。
那么 , 怎样才能不在意别人的评论和眼光 , 做独立的自己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 , 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是相似的 , 都会介意他人的眼光 , 都会时不时地感到自卑 , 规规矩矩就是他们的人生 , 他们愿意平凡无奇 , 一生不曾留下任何光彩也不遗憾 。 当然这也无可厚非 。
文章图片
然而我们不愿做百分之七十的人 , 我们不甘平庸 , 而且一定要让自己的有生之年熠熠生辉 。
因此 , 我们要从内心战胜自己 , 做内心强大的人;我们要付出比一般人多得多的心血和汗水 , 努力、认真的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 , 不断提升自己 , 改变自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爱多 一个真正吃过大苦的人,对外会有“四爱”表现,有道理
- 为什么人事说了安排下一轮,结果又不安排了,有什么内幕?
- 周秉义|《人世间》大结局破防,周秉义最后的那封信,说出了所有的秘密
- 单身 很多男生结婚后,都没有睡觉自由。
- 止损|“天有意,难强求”:对以下几件事及时止损,那是人好命的开始
- 哈里王子|专家称:哈里很久没有真正开心地笑过了,很明显“在英国更快乐”
- |这个世界上的有钱人,其实一点也不多,原因很简单
- 潜意识 心理学:两个人合适吗?潜意识会给你答案
- 冥想 冥想练着练着就睡着了,怎么办?这里有专业解答
- 阎晶晶|阎晶晶:拥有和父亲一样暖心的丈夫,是人生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