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感动中国的母亲,被记者找到了!( 三 )
文章图片
1月22日 , 巴木玉布木和孩子们行走在集镇上 。 周科摄童年的大多时光 , 放牛 , 照顾弟妹 , 日出日落 , 每天恒定 。 对于巴木玉布木来说 , 每天最开心的事情是等着父母干活归来 。 再大些 , 她便加入其中 , 学着种地 。 初到南昌 , 巴木玉布木一边搬砖 , 一边练习普通话 , 努力融入陌生的社会 。 此前 , 她从没见过奶粉和尿不湿 。 外面的世界 , 对巴木玉布木来说总是很新鲜 。 在砖厂打工期间 , 巴木玉布木最头疼的事是二女儿经常生病 。 在老家遇到这种情况 , 她会带孩子去镇上医院看病 。 但只身在外 , 她不知道医院怎么去 , 唯一能做的就是回家 。 “那张照片 , 正是我带二女儿回家的时候 。 ”巴木玉布木说 。 不幸的是 , 二女儿回家后不到半年就因病去世 。 自此 , 她再也没有外出打工 。 2011年 , 她的第三个孩子在出生后10天也不幸离世 。 “那个年代 , 桃园村只有一条泥巴路通往外界 , 出行靠马车 , 医疗条件非常落后 , 不少孕妇都是在家里生产 , 小孩子生病很难得到及时救治 。 ”巴木玉布木说 。
文章图片
1月22日拍摄的通往巴木玉布木家的乡村公路 。 李思佳摄“无论生活有多难我们都要勇敢向前”
文章图片
正当巴木玉布木和丈夫打算重新外出打工的时候 , 村干部反复提及的“精准扶贫”让夫妻俩看到了希望 。 起初 , 巴木玉布木并不懂什么叫精准扶贫 。 但她看到 , 桃园村的土地上“长”出了许多烟叶大棚 , 不少村民忙前忙后 。 从几亩地试种 , 到大面积铺开 , 桃园村一改往年习惯 , 开始种植烟叶、果树等经济作物 。 巴木玉布木一打听 , 一亩烟叶能挣好几千块钱 , 这不比在外打工差 。 于是 , 她与丈夫把家里的6亩地全部改种了烟叶 。 第一年 , 因技术不好、经验不足 , 夫妻俩仅挣了五六千元 , 但他们看到了增收的希望 。 第二年 , 扶贫干部上门摸底 , 送来一张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联系卡 , 巴木玉布木一家被列为扶贫对象 。
文章图片
1月22日 , 巴木玉布木在家中整理脱贫材料 。 周科摄随后 , 从县级联系领导到驻村农技员 , 再到具体帮扶责任人 , 大家为巴木玉布木搭建了脱贫平台 。 对口帮扶干部刘勇 , 隔三岔五往巴木玉布木家里跑 , 将烟叶苗送到田间地头、协调技术员手把手指导……通过学习 , 巴木玉布木夫妇种植的烟叶产量成倍增加 , 年收入从几千元增加到几万元 , 种植面积也从当初的6亩增加到15亩 。 与此同时 , 巴木玉布木还到半山腰上找荒地 , 在石头缝中辟出一块块试种地 。 她高兴地看到 , 烟叶从半山腰的石头堆里露出头来 。 2020年 , 巴木玉布木家年收入达到10万元 , 其中工资性收入3万元、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7万元 , 成功实现脱贫 。
文章图片
1月22日 , 巴木玉布木和孩子们行走在村里修建好的水泥路上 。 周科摄作为扶贫对象 , 巴木玉布木2018年获得国家4万元的建房补贴 , 她自筹7万元在宅基地旁盖起了一栋钢筋水泥结构的新房 。 三室一厅的房屋粉刷一新 , 干净明亮 , 还贴上了地板砖 , 电饭煲、冰箱、洗衣机等家电齐全 。 按照彝族风俗 , 新居落成 , 要邀请亲朋好友来家做客 , 巴木玉布木夫妇一口气宰了两头牛 。 依照国家政策 , 巴木玉布木还享受到医疗和教育方面的资助 。 2013年以来 , 她又生育了三个孩子 , 全部在县城医院免费出生 。 目前 , 大女儿巫其拉布木上初一 , 次女王雪医读小学一年级 , 儿子巫其布吉上幼儿园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返回地球就消失了?现状让人心疼!
- 春节期间这15个人在中国臭名昭著、人人喊打、尤其是第一个
- 100种绝美中国符号,老祖宗留下最灿烂的遗产!
- 中国神童高华健,入美籍被骂“白眼狼”,结果为祖国带回20位博士
- 联合国坐不住了!中国解决几千年的历史难题,“变出”1000万亩良田
- 林则徐的子孙后代结局如何?家族人才辈出,玄孙是新中国外交元老
- 杨蒙恩|杨蒙恩刘培钰官宣结婚,今天也是被脱口秀演员感动的一天
- 中国离婚率屡创新高 离婚率越来越高,夫妻之间缺少这些东西
- 中国最奇特的村庄!第一个一辈子不敢进去,太可怕了!
-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用心培养 关系融洽,学会“好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