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平家的预订的两套,户型为一套二,独厨独卫的小户型别墅,设计精巧,规划科学,跃层式,前后花园,前面观湖水清,后面望青山绿,不由灵感浮现,当时作了一首小诗:
密林深山一雅居,
朝霞黄昏品鸟语
田园生活闲情至,
尽享天伦唯有此 。
文章图片
魂牵葡萄井
川南有二海,长宁的蜀南竹海和兴文的石海 。到向平家的第二天,我们就去游览了长宁竹海和兴文石海 。
向平的公司业务繁忙,我们在月江镇吃过早饭,他去混凝土搅拌站办理方量对账业务之后,驱车上路时,已是快十点钟了,不过向平驾驶技术娴熟,很快我们便来到长宁的双河镇 。
“淯井生葡萄,笋香凉糕甜;四山环抱多美景,双溪交汇地灵杰 。“隔河两榜眼,五里七进士!”这就是首批天府旅游名镇——长宁县双河镇!它位于宜宾市长宁县南部,始建于唐久视元年(公元700年),集镇四面有笔架山、宝屏山、江西山、塔山和东溪、西溪两水环绕,故得名“双河” 。
经过“6.17”地震的双河古镇正在面临浴火重生,经过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双河凉糕已成为川南的一道独特美食 。“凉糕一条街”位于双河镇葡萄井村,因村内有省级保护文物葡萄井,葡萄井凉糕因而得名 。修复后的葡萄井清澈见底,仍然是各地游客们的打卡最爱 。“凉糕一条街”通过双坡瓦、屋顶悬山设计,充分展现川南传统民居特色,建筑色彩按顶深灰、上白、下中灰三个基调组织,融合双河特色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元素,使街上的凉糕店更加具有文化气息了,随手一拍都有了丽江、李庄一样的神韵 。我们在品尝凉糕时,服务员介绍说,双河凉糕出名有两个原因,一是水质,二是气候 。当然这是商家炒作而已,根本让双河凉糕出名的,应该是葡萄井 。葡萄井因为井底长年冒气泡,一串串气泡好像葡萄一样而得名 。
向平夫妇带我在镇上停留了一个多小时,参观葡萄古井,品凉糕美味 。向平一时兴起,花一千六买了一盆金蛋子,他老婆嫌太贵,建议他别买,向平以商人的眼光,看上了母本的嫁接潜力,还是买下了 。一晃就临近中午,向平在兴文做过工程,对那里的情况十分了解,于是我们选择在未到石海风景区的一个路边农家乐就餐 。风味腊肉,沾水豆花,鸡蛋番茄汤令我们大饱口福 。
文章图片
梦圆 天泉洞
在蜀南竹海的双河古镇匆匆一瞥后,我们又驱车另一处世界级景观——兴文石海 。因为对石海的一知半解,加上有疫情反反复复,兴文石海的游人稀少 。对于我们初次涉足景区的游客,无疑是个好时段 。
进入景区已是下午两点,听景区的工作人员说,因为有领导来视察,所以景区估计在下午四点半就要关闭 。这个消息,把我们刚见到的游客稀少的喜悦,似一盆冷水,浇得愉悦尽失 。
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属四川盆南山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 。公园内石灰岩广泛分布,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环境和气候环境条件形成了兴文式喀斯特地貌,是国内发现和研究天坑最早的地方,也是研究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地区之一 。公园内保存了距今4.9-2.5亿年各时代的碳酸盐地层中,地层中含有极其丰富的海相古生物化石和沉积物标志,公园内各类地质遗迹丰富、自然景观多样、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各类地质遗迹与独特的僰人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苗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画卷 。兴文石海景区面积70平方公里,景区已发现大小溶洞183个,其中面积在1万平方米 。现已开放的天泉洞,洞体规模宏大,为多层长廊和厅状地下岩溶洞穴,洞道总长4.2公里,总面积81168平方米,总体积270万立方米,分“穹庐大厦”、“天泉明宫”、“泻玉流光”、“云步通幽”、“石花奇观”、“长廊石秀”、“石林仙姿”美景七个大厅 。“泻玉流光”顶部有个奇特的“天窗”,泉水从“天窗”飞泻而下,如银帘高挂,,宏伟壮观,故名“天泉洞” 。天泉洞出口处有神奇的“天盆”--大漏斗,比号称世界之最的直径330米、深70米的阿里西波大漏斗还大得多 。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 。在 石海景区中心景区,地下是溶洞,地上是石林,在方圆1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表上,有典型而齐全的石芽式、棋盘式、尖脊式、石林式等奇峰怪石,构成了规模宏大的 石海景区 。地面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迎宾石、七女峰、天涯望归人、石林翠竹、翠屏古塔、斜塔、石林以叠翠、夫妻峰、龙牙观瀑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每天想你、念你、见你都是无能为力;每天失落、彷徨、难忍也是影子的牵绊。|人生路上不能负重太多,因为承受不起
- 01有一个词叫“空巢老人” 为什么现在的独居青年越来越多?
- 三看《人世间》:你根本就不知道,看似柔弱的郑娟,到底有多狠
- 异地恋就像秋天的树叶 女子把男友和闺蜜送进车站,在站外挥手告别,这心得多大?
- 人群中 狠角色的女人,多有异性相处中的态度
- 不抱怨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 老人|人到晚年,学会低配生活,福气越来越多
- 作者:黎荔一生之中 一生之中,不知穿过多少扇门
- 人性|人老了,历经半生,磕磕绊绊多年,才看透了这20条“教训”
- 人老了,历经半生,磕磕绊绊多年,才看透了这20条“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