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传递女性之声,我们邂逅“女性文学图书馆”

10000册图书、41种文学作品……3月4日 , 位于东平路9号的“女性文学图书馆”面向公众开启 。 上午十一点开门之前 , 这里就引来热情的读者在门口排队 。
从这一天到3月10日 , 为庆祝国际妇女节 , 上海Aesop伊索东平路店撤走了店内货架上的产品 , 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由女性创作或与女性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 , 每位读者都可免费领取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 。
|用文学传递女性之声,我们邂逅“女性文学图书馆”
本文图片

|用文学传递女性之声,我们邂逅“女性文学图书馆”
本文图片

活动宣传册 。 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采访人员罗昕拍摄 。
走进店内 , 琳琅满目的书籍扑面而来 。 林白的《北流》、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怪诞故事集》、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的《成为一颗星:宇航学员日记》、维斯拉瓦·辛波斯卡的《我曾这样寂寞生活》、上野千鹤子的《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巴黎评论》编辑部的《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等等 , 41种文学书分为“国内小说”“海外小说”“传记”“诗歌、随笔”“社科人文”“纪实、访谈”几大类 , 吸引了一波又一波读者 。 目光所及 , 十位读者里大约也有一至两位的男性读者 。
|用文学传递女性之声,我们邂逅“女性文学图书馆”
本文图片

|用文学传递女性之声,我们邂逅“女性文学图书馆”
本文图片

|用文学传递女性之声,我们邂逅“女性文学图书馆”
本文图片

部分书籍
“有上野千鹤子呢!”“我想看《秋园》很久了 。 ”“这里有好几本诺奖得主的书 。 ”……在流动的人群中 , 不少读者与同伴轻声交流着 。
书柜上的每一本书都已去掉塑封 , 任由读者取下、翻阅 , 不断有店员前来补货 。 有人拿着手机查起了豆瓣 , 有人干脆站着读完了十几页 , 在通往最后登记的长队里 , 不少人已用书籍取代了手机 , 也有“纠结的人”一口气拿了好几本 , 直到最后一刻才决定了要带回哪一本 。
|用文学传递女性之声,我们邂逅“女性文学图书馆”
本文图片

|用文学传递女性之声,我们邂逅“女性文学图书馆”
本文图片

店内读者
|用文学传递女性之声,我们邂逅“女性文学图书馆”
本文图片

采访人员领了一本《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了解到 , 为支持上海当地的独立书店 , 此次店内的10000册图书皆全价购于远方书屋、乐开书店、梯书店以及半层书店 , 每种书目皆有大约三百本 , 读者领完即止 。 为支持作家以及多元女性主题的讨论 , 新天地店也将在活动期间同时展出部分推荐书目 。
而3月5日 , 三位领读人一一作家于是、张怡微以及艺术评论家兼策展人沈奇岚还将在线下读书活动中与读者分享她们的观点与故事 , 探讨如何从当代女性视觉出发 , 审视世界和自我 。 两场主题分别为“成为自己—当女性开始书写”和“有且仅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的命运” 。
“图书馆是让人充满幸福感的地方!真高兴大家重新被读书的快乐点燃 。 ”沈奇岚告诉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 她特别开心参与了这个项目 , “文学意味着 , 生命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得以表达 。 在女性文学图书馆中 , 我们可以感受到:女性的世界 , 被看见 , 被理解 。 我们在一起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