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年少不懂班奈特太太,读懂时满眼泪花

记得在高三的时候第一次看了《傲慢与偏见》的书 , 当时看完的感想就是一段爱情故事 , 很纳闷何以会成为经典文学 。最近刚好有了些空闲 , 因缘际会又想起了这部小说 , 重新又将它看了一遍 , 也许是随着年纪成长看见的事情也有了一些不同 , 决定将他们给记录下来 。
结婚|年少不懂班奈特太太,读懂时满眼泪花
本文图片

一、 英国的婚姻观
1. 女性成为妻子前的“应该”与“必须”
从小说中观察到 , 当时的英国男女15、16 岁就会开始向外社交 , 找到自己喜欢的对象然后结婚 , 20岁以后才结婚就会被认为已经太晚 。
凯瑟琳夫人的角色是威权的代表 , 从她对班奈特家族的批判可听出 , 家中长女必须最早社交并结婚 , 接着才能依序往年纪较小的女儿参与社交圈 。 因此 , 在听闻伊丽莎白家中排行老二 , 20岁)表明姐姐珍(家中老大 , 22岁)尚未结婚且妹妹们已经开始参与各式舞会时 , 觉得真的是天下大乱跟不可置信 。
这也许代表着其他权贵以及渴求成为权贵人士的社会期待 , 当然 , 也许不是 , 也许是因为凯瑟琳夫人对自己女儿能否顺利嫁给同样为权贵的达西的不安 , 而是她将想象中完美女性该有的样子 , 都投射并塑造在她女儿身上(而女儿办不到时则以身体虚弱为由来抵挡) , 因而面对其他女孩也严厉持有同样的期待 。
结婚|年少不懂班奈特太太,读懂时满眼泪花
本文图片

2. 婚姻是一种改变社会阶级的快捷方式
凯瑟琳夫人对伊丽莎白及达西成婚传闻的震怒反应 , 以及达西在写给伊丽莎白的自白信中 , 都隐含着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 。 有钱人讲求门当户对 , 而中下阶层的人民则渴求透过婚姻取得往上爬或是说让生活变得更好的机会 。
3. 原来结婚除了双方家族 , 还要邻居或政府同意
【结婚|年少不懂班奈特太太,读懂时满眼泪花】书中让我很惊讶的还有一个东西 , 叫“特许证” 。 英国当时规定结婚需要有婚姻通知 , 又可分为“婚姻公告”以及“特许证” , 其中特许证需要像达西一般的身家背景才有可能使用 。原来结婚不是两方及两方亲属同意即可 , 还需要受到认识或是不认识的周围邻居“同意” 。
“特许证”与“婚姻公告”说明:
根据英国当时的法律 , 一般在婚礼举行前三周 , 在教堂或其他法律规定的地方宣布拟定的婚姻通知 , 或者在连续三个星期日的教堂礼拜上宣布拟定的婚姻 , 以便任何了解这一桩婚事的人能提出反对意见 , 这称为“结婚公告” 。 如无异议 , 一般人就凭结婚公告结婚 。 在特殊情况下 , 可由主教颁布特许证 。 班奈特太太希望他们凭特许证尽快结婚 , 而不要凭结婚公告结婚 , 因为她担心有人阻扰这门亲事 。
结婚|年少不懂班奈特太太,读懂时满眼泪花
本文图片

我震惊到完全无法理解这个规定当下设立的目的 。 于是查阅了一番 , 发现“婚姻公告”(也延续到了现今 。 无论英国当地人或是外地人要在英国结婚 , 在结婚前 28 天需向政府提出 “ Give Notice ” , 并且要到地方议会“面试” 。 目的在于政府需要审查婚姻关系的真实性 , 以及有没有假结婚或犯罪的可能 。 如果均被认为没有任何问题 , 负责单位 Home Office 就会寄出允许结婚的通知信 。
身处在中国 , 想结婚找一个好日子跟结婚证人就可以到户政事务所登记 , 要不要办婚礼 , 以及婚礼要办在哪里 , 都可以依个人意愿决定 。 然而在英国 , 不只要先向政府提出结婚预约 “ Give Notice”, 双方都要经过面试 , 确保回答的一致性 , 并且要在政府规定的场所完成结婚仪式 , 才算完成结婚手续 。 对于结婚要外人同意 , 还要被面试(为了通过面试可能还要先跟另一半套好招) , 然后得到政府的“允许结婚通知” , 这样的流程 , 我真的仍旧崩溃地无法理解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