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淳玉|专家谈丨我们要如何看那些留守乡村的女性?( 二 )


“这就有点类似全职主妇的角色 , 她们在家庭中付出了绝对的劳动 , 却常常容易被忽视 , 比起在外务工赚钱的男性来说 , 留守乡村的女性往往找不到自身价值感 , 而对追求自我丧失信心 , 甚至对自己不自信 , 在家庭中丧失话语权 。 ”汪淳玉认为 , 这是现阶段留守女性有待解决的问题 , 她们受到社会刻板观念的约束 , 留守成为不得已 。
工业进村提供新机会
改变的机会 , 来源于外界的举措和乡村发展格局的改变 。 近年来 , 不少地方开展产业扶贫项目 , 让工业走进乡村 , 这便为留守在家的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 。 汪淳玉说:“产业扶贫 , 使得很多工业走进乡村 , 乡村多了很多扶贫车间 , 我们就发现 , 在这些车间里 , 有很多留守妇女的身影 。 ”
“她们也不是完全投入到工作中 , 是一边做工 , 一边照顾老人或者小孩的 , 这为留守妇女提供了空间 , 创造了收入 。 ”汪淳玉表示 , 因为工业进村 , 本来处于弱势地位的留守妇女 , 不再只是照料家庭的角色 , 她们有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 获得了收入 , 提升了自信 , 从而在家庭中争取到了话语权 。
在四川调研的时候 , 汪淳玉对一名留守妇女的故事印象深刻 。 她说:“那是一个生育了三个孩子的女性 , 丈夫在外务工 , 定期寄钱回家执行赡养义务 , 在这一过程中 , 她遭遇了丈夫的背叛 , 寄回来的钱并不足以生活 , 但由于害怕失去唯一的经济来源 , 就没有分开 。 后来 , 他们的村里建了一个服装厂 , 是专门做花边的 , 于是她就在家里晒谷子平台上 , 放了一台缝纫机 , 在空闲时间为自己增加创收 。 ”四川女人有了工作 , 自己创造了营收 , 汪淳玉说 , 这让她变得自信起来 , 对她的生活也是一种补贴 。
进击的乡村女性
依靠乡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 留守女性的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 , 而还有一种留守乡村的女性群体 , 正在向不同角色发起进击 。 汪淳玉说:“不仅有家庭妇女生活上的改变 , 因为生长在乡村的男性大量外出 , 所以留守在村里的女性有了更多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机会 。 ”
也是在四川 , 另一个女性将生活过出了多种可能 。 汪淳玉介绍 , 这名女子虽然也留守在家 , 但是积极尝试各种工作 , “比如她自学了理发 , 在村里开了一家理发店 , 再过一段时间 , 尝试着自己养殖兔子、鱼 , 种葡萄 , 做电商 。 虽然在留守妇女中 , 这类积极创业的女性比较少 , 但是她们几乎顶起了大半个家庭的生活 , 属于女能人 。 ”
值得注意的是 , 乡村女性中涌现出越来越多领域的能人 , 汪淳玉说:“比如参与政治方面的女干部、女村长 , 我们也能看到有越来越多乡村女性在村庄的公共空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 在经济和政治等多层面崭露头角 。 ”
在汪淳玉看来 , 在高喊乡村振兴的当下 , 女性力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 而发挥乡村女性优势 , 利用好女性力量 , 则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推动 , 她说:“我们需要解决的是 , 这些留守妇女的后顾之忧 , 考虑到她们的现实需求 , 这可能才是调动乡村女性力量的关键 。 ”
新京报采访人员 陈璐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郭利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