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一件事上好事多磨的人 , 才能在社会上成功立足 , 面对外界的风云变幻 , 只要心定 , 始终不改变自己的本心 , 就能找到成功的方法 。
汉武帝时期 , 匈奴侵犯边疆 , 有个叫卜式的牧羊人为了帮助国家抵御侵略 , 把自己家产的一半捐献给朝廷 , 汉武帝派人问他想不想做官 , 卜式却说:“我只会放羊 , 不会做官 。 ”
【王阳明心学|王阳明心学解读:成败源自本心,认清自己,是最顶级的智慧】
本文图片
编辑
搜图
后来国内又闹饥荒 , 很多富豪家族都尽力隐藏自己的财产 , 避免被皇帝要求捐款 , 而卜式又主动捐了十万钱帮助灾民 。
汉武帝非常感动 , 招他到皇家园林里牧羊 , 后来赐予他官职 , 卜式就用自己放羊的经验来做官 , 把地方治理得很好 。
卜式仅仅靠着放羊就发了家 , 还做了大官 , 说明心无旁骛的人能够做成大事 。 现在大多数普通人之所以平庸 , 就是因为能干的事情太多 , 挑花了眼 。
本文图片
编辑
搜图
今天做这个 , 明天又转行做那个 , 没有把时间花在一件事情上 , 又自我感觉良好 , 这就是对自己能力和志向缺乏认知的结果 。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专心做好一件事 , 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做同一件事 , 即使是捏泥巴 , 这个人也能够取得大成就 , 因为社会上这样的人太少 , 凤毛麟角 。
宝石之所以珍贵 , 就是因为稀少 。 认清自己 , 用一生去做一件事 , 这样才能登峰造极 。
03
应“致良知” , 成败在心
本文图片
编辑
搜图
人们对待成功和失败 , 总是从外界的条件找原因 , 其实这也是本末倒置了 。
王阳明在心学中提倡“致良知” , 就是因为他认为向外界的事物寻求真理是颠倒的 , 真理就在人的内心之中 , 所以应该向内求取 , 挖掘心中的良知 。
王阳明还写过这样一首诗:“人人自有定盘针 , 万化根源总在心 。 却笑从前颠倒见 , 枝枝叶叶外边寻 。 ”这也是在强调人的内心才是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根本 。
本文图片
编辑
搜图
成败的根源在于内心 , 坚持良知的人总是成功的 。
曹鼐是明朝的宰相 , 他曾经在泰和担任“派出所所长” , 有一次 , 他抓到一名女犯 , 这个犯人长相美艳 , 让他非常心动 。 当时他是独自执法 , 身边没有别人 , 所以更加难以按捺心中的欲望 。
曹鼐想了又想 , 自己不能知法犯法啊 , 情急之下 , 只好用纸一遍遍写下“曹鼐不可”4个大字 , 写完就烧掉 , 烧了又写 , 反复几十次 , 一直和自己的欲望斗到了天亮 , 竟然没有乱心 。
本文图片
编辑
搜图
这样的定力 , 为他后来做到宰相位置打了基础 。 在没有监督之下 , 曹鼐也曾想到过乱 , 但最终觉得不可乱 。 最后的不乱 , 是道义、良知最终战胜私欲的结果 。
儒家认为“君子慎独” , 越是在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 , 越是要保持良知 。 对于现代人来说 , 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 现在的人提倡及时行乐 , 要满足物欲 , 所以难以时刻保持良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王阳明心学|王阳明心学解读:人和人最远的距离,是三观
- 有人喜欢热闹 独处,是一个人的精彩,解读自己内心的精彩历程
- 王阳明|王阳明:聪明人,三不问,四不争
- 结婚|20220222的三大热点解读:排队等结婚,地铁学量化,乌俄大危机
- 南怀瑾|解读南怀瑾国学智慧:一个人若不懂点人情世故,往往混不开
- 星云大师|解读星云大师的智慧:悟透这4个道理,希望你的人生越来越好
- 延参法师|延参法师:赋予生活更多阳光解读
- 悟透王阳明心学之后领悟:活得幸福的人,大都是“空心”的
- 犀利大王真的反水了?从她抄录的王阳明的诗里能否看出究竟?
- 沉睡花园|【法眼看剧】从《沉睡花园》解读爱情不同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