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瓜子脸、A4腰、漫画腿、精灵耳……这两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审美标准被推至风口 。
在“容貌焦虑”下 , 越来越多人不自觉的被卷入“颜值内卷”的洪流中 , 做完鼻子割双眼皮 , 开了眼角垫下巴 , 水光针瘦脸针一针接着一针的打 , 在整容这条路上欲罢不能 , 有的人因此背负巨额债务 , 有的人“整容”变成“毁容” , 甚至有人为“变美”搭上身家性命 。
而在这场疯狂的“颜值内卷”中 , 以新氧、更美、美呗等为代表的医美平台难辞其咎 , 这些网络社区平台抓住人们“求美心切”的心理 , 一边以宣扬美学为由不断塑造新的审美标准 , 一边鼓吹“长得漂亮才会活的漂亮” , 制造“容貌焦虑” , 疯狂收割消费者 。 医美平台也因此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
医美平台乱象频发
近日 ,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布了一则处罚信息 , 上海欧莱美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因在新氧平台上发布诱导性内容、含有涉及药物、利用患者名义形象作推荐及发布未经审查的医疗广告 , 被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万元并警告 。
这样的处罚对于新氧而言早已是见怪不怪了 。 就在以上处罚做出前两天 , 宁波鄞州壹加壹美容医院有限公司因为在新氧平台发布“玻尿酸”广告中含有医生形象并有“20+年注射经验医生 保障注射安全及注射效果 20+注射临床经验 0事故安全保证……”等内容 , 还有当事人发布的“除皱瘦脸”广告中“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被查出是毒性药品 , 最终被罚款6万元 。
2021年10月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1年度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第三批)——医美领域不正当竞争篇》直指新氧平台上商家虚假宣传、仿冒混淆、刷单炒信等行为 。
虽然虚假宣传、刷单炒信等行为是商家行为 , 但是作为平台提供方新氧难辞其咎 。 新氧自称“因为严谨 , 所以专业” , 医美机构及执业医生都需要认证 ,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
在市场监管总局通报的典型案例中 , 就有涉及虚假宣传医生资历、医疗机构资质荣誉等 。 此前曾出现严重医疗致死事故的医美机构“华颜医美”也被曝曾入驻新氧平台 , 更有用户反映称新氧品台公开销售肉毒素等违禁产品 。 做空机构Blue Orca Capital在2021年5月的一份报告中曾指出 , 新氧涉嫌利用网络爬虫技术 , 在平台大量录入虚假医生和医院 。
“美丽日记”作为新氧医美社区生态重要一环 , 也被曝出存在造假行为 。 据新京报此前报道 , 有商家对假“美丽日记”明码标价2000元一套 , 手术前后对比图数百元一套 , 形成一条龙服务的网络黑产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 , 有343条对新氧的投诉 , 内容涉及虚假宣传、泄露个人隐私、整容失败、维权退款难等等 。
用户“金鐘世华”投诉称 , 在新氧平台购买的美莱医院刷酸 , 术前术中术后都没看到医生 , 导致烧伤 , 经三甲医院皮肤科鉴定为烧伤 , 美莱同意退款 , 但是新氧方却一直敷衍着不退款 。
用户“桥l边m绿n药”投诉称 , 在新氧平台找到武汉艺星汉口店做的眼睛鼻子 , 被强行删减项目导致眼睛一高一低一大一小 , 但是新氧方没有对商家采取惩罚性措施 , 反而删除客户的帖子 。
涉嫌贩卖“容貌焦虑”
新氧作为医美信息中介平台 , 流量对其至关重要 , 入驻的机构越多 , 用户越多 , 整容的人越多 , 才会越有钱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Velmant脂肪粒自己“掉”下来,效果胜过医美激光
- 婴儿李佳佳院长告诉你:医美方式修复皮肤屏障
- 玛吉医美项目选择困难症??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
- 气泡轻医美 | 有哪些值得做的项目?
- 美国抗衰路上的“时光宝盒”——外泌体,作为医美人的你还不知道?
- 进行医美科普 | 如何避免面部脂肪填充踩坑!
- 四环医药女人啊!医美永不眠,玻尿酸+肉毒素+童颜针让这些公司赚翻
- 用户新氧发布《2022春季医美消费趋势报告》,50%用户认为瘦身最大问题是资金
- 科普新氧护航 让医美行业的明天更加晴朗
- 治疗医美科普 | 光子嫩肤、点阵激光、去黑激光、去红激光等术后护理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