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女性朋友 , 长的特别漂亮 , 上学时追她的人就很多 , 可是她不顾父母阻拦 , 硬是嫁到了外省 。
前些天 , 无意中从母亲口中得知 , 她离了婚 , 跑回来了 。
我去看她 , 可是还没进她家 , 就闻到了一股硝烟味 , 只听到院内她在与父母争吵 。
原来 , 她的父母在抱怨她当初不听劝 , 再三阻拦她远嫁 , 她都不听 , 甚至把她关在家里 , 她还偷跑了出去 。
听父母这么说 , 她哭了 , 边哭边说:“我是做错了选择 , 可你们没有责任吗?是你们拼命阻拦我 , 让我非要对着干 , 并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爱……”
听女儿这么说 , 她父母更加生气了 , 说到:到头来 , 倒是我们的错了?
文章图片
各位 , 读到这里 , 你怎么看?是谁的错?
我经常说 , 一个人的认知层次决定了他的高度 , 认知达不到 , 很多事情背后的本质他是理解不了 , 看不全面的 , 就像这件事 , 其实乍一看好像这姑娘说的毫无道理 , 但是其中却是有人性逻辑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 诱导人的行为
爱情中早就有所谓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 再无形的诱导人的行为 , 让我来给你揭秘一下!
一般情况下 , 我们会认为门当户对、没有任何阻力、受到周围人祝福的爱情才会发展得比较顺利 。 但是实际上 , 越是受到外界的阻力 , 比如双方父母的强烈反对 , 越能加深恋人之间的感情 。
在电视剧中 ,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节:
当有别人追求自己的恋爱对象时 , 即出现情敌时 , 自己对恋爱对象的感情会变得更加强烈 。
在心理学上 , 这种现象被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
当彼此相爱的两个人遇到障碍、不得不分手时 , 人会产生一种“不协和感” 。
此时 , 要消除这种“不协和感'的心理效应就开始起作用 。 由于人的心理无法改变外界障碍的现状 , 于是就加深以逾越障碍 。
此外 , 人们还会产生错觉 , 把战胜困难的力量误认为是爱情的力量 , 把逾越障碍的成就感转换为恋爱的感情 。
文章图片
当然 , 这些从人性的角度也是可以解释清楚的 , 我在《影响力控心术》专栏就讲到了 , 人都有【虚假的自我证明】意识 , 简单说就是——每个人都不想活成傀儡 。
你没有带过小孩子 , 很多时候你越是让他们安心学习 , 他们会怎么样?没错 , 故意不好好学 , 对不对?
这和很多人的逆反心理是一样的 , 当年纪慢慢大了 , 就不想事事依照父母的决定 , 想要证明自己 , 做自己的主人 , 所以父母越是阻拦 , 自己反而会越是反抗 。
那么这种情况下 , 我们就会演变成情绪上的对抗 , 而忽视了事情本身的对错和合理与否 , 做出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决定 。
所以你会发现 , 很多为了躲避家人的反对而私奔的情侣 , 在别人眼中他们演绎的是"轰轰烈烈的爱情” , 但现实表明 , 这样成就的婚姻很多最终都走向了离婚 。
受外界压力而激发升温的爱情 , 往往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 。 两个人一旦遇到悲伤的挫折 , 爱情就容易产生裂痕 。
很多人会把【历经艰难险阻】【跨越重重障碍】【好不容易】得到的爱情 , 解释为【真爱】 , 其实并不一定都是如此 , 这就相当于一种【精神麻醉】 。
恋爱多是感性的 , 但是以后结了婚过生活就要归于理性 , 这点不同 , 导致很多人感觉婚前婚后天差地别 , 其实一切没变 , 只是感性和理性在变更主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我一直在寻找 未来这六个字,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我等的您,一定会来
- 感到反谊破裂的瞬间我认识他的时候正处于...|我永远不能了解你,除非你愿意走进我
- 一个人内心强大与我们找到自己的节奏息息相关。|学会无条件接纳自己,就是接纳自己独一无二个性
- 人有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 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 九言|得失都是考验,全在自我取舍
- 01前言有人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中年人的爱情是什么样的?事实上 爱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投其所好地迎合他的喜好
- 这个月的工资怎么还不发?同事在微信里问我。|能主动借钱给你的人,一定是值得亲近的人
- 01引言杨绛在《一百岁感言》中写道:“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 真正有能力的人,往往不合群,喜欢独处
- 我们的滚烫人生,感受神圣职业的魅力,体验真正的滚烫人生
- 人们常说人生就是一场梦 晚上做的梦,是我心灵与思想上的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