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丽 6岁小女孩拒绝穿裙子,当众脱衣服,原因是儿童性别偏差作祟

六岁之前,小月一直随爷爷奶奶生活在小镇上,在纯粹“放养式育儿”的条件下成长 。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小月回到父母身边,可小月所表现出的行为举止与同龄女孩有很大的差别 。比如:小月拒绝穿裙子,还嚷嚷着这是女生穿的;小月喜欢踢足球,狂奔后汗流浃背的小月当众就脱衣服 。小月的异常引起了家人的警惕,父母带同小月就医检查,经心理评估显示,小月的症状属于儿童性别偏差 。
王亚丽 6岁小女孩拒绝穿裙子,当众脱衣服,原因是儿童性别偏差作祟
文章图片
男女之别,不仅体现在身体的生理差异方面,在智力、性格和心理健康方面同样也有很大区别 。而儿童性别偏差的出现,根本原因是后天环境所造成,让儿童出现了性别认知导向的错误 。
儿童性别偏差是性别认知导向错误,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
如上文介绍的小月就是典型的儿童性别偏差患者,因为生活环境的影响,小月与小镇上的小男生“常年为伍”,在小月的认知中,男生能干的事情自己也能干,自己和男生并没有区别 。加上爷爷奶奶缺乏科学育儿知识,也没有及时纠正小月的行为习惯,让小月在儿童性别认知的关键时期就产生了错误的定位,误以为自己就是男生 。
家庭教育的疏忽成儿童性别偏差的罪魁祸首,家长要引起高度重视
即便是在科学育儿观备受重视的今天,性别教育也是家长所忽视的一堂课 。因为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男就是男,女就是女”,没有强化意识的必要性,也正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疏忽,才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儿童性别偏差的心理问题 。
儿童性别偏差的端倪隐藏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说话中展示出不正确的性别角色,比如男孩子对妈妈说:“我长大后也要当妈妈”;或者是男生比较热衷于裙装、高跟鞋等女装时,家长就需要引起高度的警惕,极大可能是孩子出现了性别角色偏差的信号 。
引导孩子走出“性别认知误区”
纠正儿童性别偏差,家长的参与非常重要 。日常穿着打扮方面,家长不要大而化之,男生穿男生的服装,女生穿女生的服装,不要图好看、图省事而相互混淆 。与此同时,要多培养孩子与同性父母的亲密关系,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感染并做出正确的模仿 。当孩子发出不当性别角色的行为表现时,家长不要粗暴地进行干涉、中断,建议是“冷处理”,让孩子察觉到表现有误,并在父母的帮助下及时纠正这一错误观念 。
通常在孩子4-12岁的年龄阶段进行儿童性别偏差的纠正是有效果的,毕竟童年时代,孩子的性倾向并没有定型,只要父母及时发现、引导得当,儿童性别偏差都能够得到纠正 。如果发现孩子的情况比较严重,家庭成员的参与对孩子的认知改变不大,千万不要碍于面子而耽误就医,家长和孩子都需要正视病情,及时求助于专业医生的帮助,接受系统的、正规的心理治疗辅导,帮助孩子进行性别的纠正 。
专家介绍:王亚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精神医学科主治医师
【王亚丽 6岁小女孩拒绝穿裙子,当众脱衣服,原因是儿童性别偏差作祟】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