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人越清醒,越简单
莫言曾在一次演讲中说:
“维持人类生命最基本的物质是空气、阳光、食物和水 , 其他的都是奢侈品 。 ”
一个人活着 , 其实所需甚少 , 要的太多必遭欲望反噬 , 想得太多必使身心俱疲 。
成长是做加法 , 成熟却是做减法 。
人生最难的清醒 , 便是告别复杂 , 回归简单 。
文章图片
精简圈子 , 专注自我成长
人在年轻时 , 总想着能游遍五湖四海 , 结识各路好友 。
年纪大了就会渐渐懂得 , 二三知己 , 胜过万千泛泛之交 。
【莫言:人越清醒,越简单】1988年 , 莫言和余华一同就读于北师大作家研究生班 , 并且同住一宿舍 。
当时莫言在文坛刚刚崭露头角 , 常有各种应酬和邀约 。
有次莫言参加一个饭局 , 刚一落座 , 旁边的人就都围过来 , 一边叫着“莫老师” , 一边递上名片介绍自己 。
为了不失礼 , 莫言含笑接过 , 强迫自己与他们寒暄 , 尽管之前从未见过这些人 。
酒过三巡 , 场面热闹起来 , 大家都在吹嘘自己过往的经历 。
有人就问他:“莫老师 , 你的《红高粱》写得真好 , 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莫言摆了摆手说:“没啥故事 , 就是闷着头写出来的 。 ”
那人听后脸色一沉 , 酒劲也上来了 , 说:“莫老师 , 看不起我是不是?”
其他人也在旁边乘势鼓噪起来 , 莫言实在受不了了 , 借故上厕所 , 出门就回宿舍了 。
之后再有饭局 , 他也不再参加 , 直接推脱掉 。
当别的同学去参加聚会的时候 , 他就和余华待在宿舍 , 聊文学 , 写小说 , 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
2012年 ,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消息传来 , 举国沸腾 , 很多人都跑来套近乎 , 请他参加活动 。
他的手机一整天都在响 , 最后受不了 , 干脆直接关机 , 一个人躲进了书斋 。
平时阅读和写作 , 空闲时听听戏曲、练练书法 。
偶尔喊上几个好友聚聚 , 或者出去旅游 , 这些使他感到了久违的轻松和惬意 。
听过一句话:
“人到了一定年纪 , 是往回收的 , 收到最后 , 三两知己、一杯浅茶 , 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 ”
内心空虚的人总是喜欢到处凑热闹 , 而成熟的人却懂得精简社交 , 在清静中提升自己 。
余生不长 , 不要为无关的人浪费时间 , 不要因为没意义的事消耗精力 。
学会缩小交际圈 , 更多专注于自我 , 定能活出最舒适的人生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物欲简朴 , 才能精神丰盈
《道德经》有言:
“五色令人目盲 , 五音令人耳聋 , 五味令人口爽 。 ”
一个人活在世上 , 总要面对各种欲望和诱惑 。
若是过于追求物质的刺激和享受 , 那必然会导致心灵的迷失与沉沦 。
2010年12月 , 莫言在一次演讲中 , 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印度山村 , 经常有猴子下山骚扰村民 。
为了捕捉猴子 , 村民们特意制作了一种木笼 , 笼中放着美味的苹果 。
猴子们看到后 , 经不起诱惑 , 拼命地把手伸进笼子里去 。
抓住苹果后 , 却发现手被卡住 , 怎么也抽不出来 , 猴子们急得抓耳挠腮 , 却死死不肯松开手 , 最终被村民们轻松地逮住 。
其实人也一样 , 被欲望拿捏 , 就只能失去自由 , 任人摆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真正厉害的人越优秀越自律、内心越强大
- |其实,做个“贵”一点的女人,才让男人越来越上瘾
- 许幻山|活得清醒的女人,不会轻易相信这两种男人说的话
- |心理学“讨好型人格”:你对别人越好,别人越不在乎你
- 旭哥|别太高估与别人的交情,任何关系都要保持几分清醒
- 有些歌越听越心痛!有些人越看越眼熟!有些泪越滴越咸!
- 心理学|心理学:你爱的人越来越“冷漠”,其实是你自己造成的
- 退休|退休之后,一个人越干净,越有福气
- 冒充者 为什么有些人越成功越容易怀疑自己?
- 自我投资|一个人越活越值钱的三大特征,帮助你迅速实现人生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