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关系越来越淡,往往源于这一点( 二 )


生活中 , 两个不仅在选择工作、租房子这些大事上商量着决定 , 就连买个床单这样的小事 , 都一起逛网店 , 放在购物车里 , 两人都满意才买回来 。
后来 , 他们买了房 , 结了婚 。
日子苦尽甘来 。 但是 , 新新在生了女儿后 , 生活起了变化 。
老公不再像过去一样凡事都找她商量 , 新新觉得自己因为生了孩子受到了怠慢 。
她希望老公像过去一样多陪陪她和孩子 , 老公却经常以工作忙为由 , 回家越来越晚 。
新新常回忆和老公彻夜聊天的时光 , 于是在周年纪念日做好丰盛的饭菜 , 主动给老公打电话 , 但得到的都是老公冷漠的回答 。
电话也从接起来说:“没时间” , 到不接 , 到直接挂掉 。
|所有的关系越来越淡,往往源于这一点
本文图片

新新越来越失望 。 见到老公 , 抱怨的情绪也越来越多 。 她开始疑神疑鬼 , 也发现老公所谓的忙 , 其实是在陪女同事加班 。
于是她哭喊闹 , 老公也觉得回家是一种压力 。 老公出差越来越频繁 , 报平安电话也没有了 。
时间久了 , 新新也不闹了 , 两个人明明生活在一个屋檐 , 却像陌生人一样 , 没了交流 。
后来 , 新新一次次失望 , 也就越来越沉默了 , 把更多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 渐渐过上了丧偶式的育儿生活 。
老公在女儿生日时 , 给她也带了鲜花 , 她却不开心 。
正如张爱玲所说:
每一个爱情故事开始总是灿烂如花 , 而结尾又总是沉默如土 。
好的感情 , 都是从愿意分享开始 , 沟通的方式有千百种 , 但是 , 喜欢交流却是互相吸引的开始 。
差的婚姻 , 都是从沉默开始 , 彼此失去说话的欲望 。 沉默 , 本身就是一种极致失望的态度 。
在婚姻里 , 所有的沉默都是日积月累的失望叠加起来的 。
在沉默之前 , 那些生活的零散碎片 , 两人间的说学逗唱 , 都是生活有趣的一部分 。
婚姻一旦陷入沉默 , 就是失望攒的太久了、太多了 , 也是婚姻即将结束的警钟 。
|所有的关系越来越淡,往往源于这一点
本文图片

友情的沉默 , 始于隔离
巴金说:
沉默容易使人跟朋友疏远 , 热烈的诉说和自由则使人们互相接近 。
《萤火虫小巷》中塔利是一个公众人物 , 她的好友凯蒂是一名全职太太 。
塔利常邀请好友的老公外出工作 , 还常带好友女儿出入高档场所 , 顾家的好友却不想塔利过多干涉自己的家庭生活 。
但塔利我行我素 , 完全不顾好友凯蒂的感受 , 给好友的女儿买奢华的物品 。
结果 , 好友凯蒂的老公缺席家庭生活 , 女儿嫌弃自己不独立 , 极端叛逆 。
两人因此有了隔阂 , 变得越来越沉默 , 友情走入困局 。
朋友小木谈起她的经历:
她有个知心朋友 , 是唯一把书当礼物送给她的人 , 二十年友谊 , 小木所有的人生苦乐朋友从未缺席 。
有一次 , 朋友的母亲被父亲家暴 , 小木本想安慰 , 多次提醒朋友为她母亲买外伤药 。
朋友却认为小木在看自己笑话 , 因为这是自己最难堪的一面 , 冷漠拒绝小木的提议 , 还劝小木离开 。
小木以为朋友心情不好 , 没能理解朋友的情绪 , 友情渐远 。
小木把朋友微信置顶 , 反复刷朋友圈 , 反复点开对话框 , 却再也见不到满篇的对话 。
友情的疏离都是有起因的 , 话不谈开 , 意不言尽 , 一个以为能理解 , 一个以为不想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