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一个人的成功,从让自己学会“安静”开始!

01
静生百慧 。 一个人的成功 , 从让自己学会“安静”开始 。
《道德经》上说 , 静为躁君 。 意思是说 , 静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气 。
《大学》说:“静而后能安 , 安而后能虑 , 虑而后能得” 。 可见 , 静是安定、思虑和有所得的基础 。
越是年纪增大 , 越是会明白 , 静是一种大智慧 , 也是产生更多智慧的沃土良田 。 一个人能否走向成功 , 往往从学会做一个安静的人开始 。
尤其是在单位里 , 真正厉害的人 , 往往人很安静 , 心很安定 。
平原君|一个人的成功,从让自己学会“安静”开始!
本文图片

02
身静 , 低调沉稳 , 做个有实力的“边缘人” 。
人在单位 , 最不公平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是 , 会干活的永远有干不完的活 , 会偷懒的总有享受不完的闲暇时光 。 “两极分化”如此严重 , 就在于有的人太爱表现自己 , 太“闹腾”了 。
同事阿玉 , 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了 , 但还像个未长大的小姑娘 , 一点小事就要找领导请示汇报 。 她对工作很负责 , 处处追求完美 , 每每请示汇报之后 , 领导又会给出更高的要求 。
阿玉对自己要求严格 , 连带着和她一起合作的同事也必须和她达到“同一个高度” 。 久而久之 , 大家明里暗里指责她“好表现”、“爱折腾” , 不愿与之合作 , 事情就剩下她一个人干 。
于是 , 阿玉成为单位里 , 除一把手之外 , 最忙碌的人 。 领导和同事都打趣她:把工作的事当成自己家里的事 。 实际上 , 之揶揄她不分轻重 , 不懂取舍 。
如此卖力讨好 , 并没有带来升职加薪 , 只是成为了人人可以利用的“工具人”而已 , 阿玉实在是愚笨 。
其实 , 想要赢得领导的认可 , 同事的支持 , 是做个“扫地僧”一样的“边缘人” 。 他们轻易不会将自己最擅长的功夫抖露出来 , 但只要一出手 , 就很有章法 , 也很有成效 , 能够将别人无法化解的难题 , 轻而易举地化解于无形 。
而平时 , 他们似乎“来无影去无踪” , 安安静静地上班、下班 , 只干分内的活 , 除非领导点名 , 否则 , 绝不参与同事间关于工作的商讨 , 关于生活的八卦 , 甚至 , 连打招呼 , 他们很巧妙地避开 。
这样的人 , 犹如一个单位的“定海神针” , 领导也不得不敬重三分 , 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根本不会安排给他们 , 而只要他们“出山” , 做了一丁点事 , 领导就要给足他们奖励 。
由此可见 , 做一个言行举止很安静的人 , 并不等同“不做事”、“撂挑子” , 而是待价而沽 , “该出手时才出手” 。 如此 , 才能不断稳固自己的“地位” 。
平原君|一个人的成功,从让自己学会“安静”开始!
本文图片

02
心静 , 看淡名利 , 做个“心有一片海”的人 。
小小单位 , 就是社会的缩影 。 勾心斗角、人情冷暖 , 无不展现得淋漓尽致 。
如果身处闭塞的小城市 , 规则的作用让内心位于圈子的影响 , 实打实的能力让位于各种裙带关系 , 纵然拼尽全力 , 也依然摆脱不了“被贬低被排挤”的遭遇 。
对此 , 有的人抑郁成疾 , 终日不见笑颜;有的人随波逐流 , 自怨自艾 , 丧失了斗志和朝气 。 这样的人 , 哪怕年龄并不大 , 但一个个都很“油腻” , 一开口 , 就是满满的“负能量” , 让人避之不及 。
而那些活得洒脱的人 , 则早已经跳脱出来 , 将眼前的窘境当作人生的修行 , 将委屈咽下 , 将格局撑大 。
正如《次第花开》中写道:“佛陀说 , 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误解 , 执幻为实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