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2008年,河南姑娘雪华和外国男子马克结婚 。马克邀请当时在美国的哥哥来参加婚礼,哥哥“借口”工作太忙,没有去 。婚后,马克带雪华去美国探亲,雪华才知道丈夫的哥哥居然是美国总统奥巴马 。
一个总统的弟弟,为何会对妻子隐瞒身份,并在中国定居,他身上有怎样的故事呢?
文章图片
【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 前美国总统弟弟隐瞒身份娶中国媳妇,定居深圳做慈善竟不愿回国】马克与奥巴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共同的父亲是老奥巴马,肯尼亚人 。
老奥巴马在哈佛读研究生的时候,遇到马克的母亲露丝 。露丝是居住在马萨诸塞州的美籍犹太裔,属于中产阶级,如此一来,也算得上是白富美了 。
老奥巴马真心喜欢上了露丝,可是他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在此之前,他就有过两次婚姻,在肯尼亚留下两个孩子,在夏威夷的第二段婚姻里,他又有了奥巴马 。
露丝知道这些后,并没有离开老奥巴马,她很欣赏男友的聪明睿智,博学多才,1964年,她跟着老奥巴马到了肯尼亚 。
露丝父母很生气,跟她断绝往来 。
婚后,露丝生下了马克和戴维 。
老奥巴马回国后,在肯尼亚运输部和财政部担任经济顾问,当时肯尼亚阶层固化严重,官僚主义盛行,他空有才华,却没法施展 。
仕途受挫的老奥巴马将怒火发泄在妻儿身上 。
文章图片
有次,他夜里喝得醉醺醺的,回到家一拳把露丝打倒在地,马克赶紧冲过去,一边哭喊,一边护住母亲 。
很多时候,马克睡着了,还经常被吵醒 。
棍棒的击打声、物品的撞击声、父亲的怒吼声、母亲痛苦的尖叫声交织在一起,马克听得心惊胆战 。有次,父亲甚至拿长刀抵着母亲的喉咙,哥哥叫来邻居劝解,母亲才幸免于难 。
马克在自传《走出肯尼亚》中说,母亲几乎每天遭受家暴,“父亲打在母亲身上的每一拳我都感同身受;父亲的每一次施暴,都将我试图为自己建立起来的世界击得粉碎 。”
1970年,露丝的父亲来肯尼亚,看女儿过得辛苦又委屈,直骂她活该受罪 。
露丝曾无数次离家出走,但几小时后又回来,她舍不得孩子 。
母亲在婚姻里备受煎熬,马克的童年自然不好过 。
在家时,父亲随时对他们母子挥拳头,马克一直生活在担惊受怕的环境中 。作为一个混血,出门跟小伙伴玩耍时,他又经常受到周围人的欺负 。
肯尼亚种族歧视很严重,小伙伴骂他是“乔塔拉”,汉语里是Z种、狗崽子的意思 。
备受排挤的马克厌恶自己的黑人身份,他更倾向于母亲这边的白人文化,就跟白人交朋友,还喜欢上了音乐和写作 。
文章图片
在恐惧和被孤立的残酷环境中长大,磨难教会了马克生存之道:不顾一切往前走,学会自力更生 。
1972年,马克7岁时,母亲下定决心与老奥巴马离婚,后来她嫁了一个品行良好、性格温和、开朗又多才的男子:西米翁?狄善九 。
继父在电台上班,他对马克母子三人都非常好,不仅资助马克和弟弟读书,还给马克买了钢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哈珀·塞文·贝克汉姆|遗憾?贝克汉姆大儿子啃老,二儿子叛逆,只有女儿继承他的颜值
- 贝恩德|理解一个人,难在放下你自己
- 吴大猷 吴大猷:培养一群知名学生,2位同时获诺贝尔奖,他凭啥这么牛
- |贝克汉姆小儿子分手,妈妈维多利亚陪伴孩子,明星家庭团结紧密
- 爱上了一个难以在一起的人,“卡贝定律”适合你
- 彼得·杜拉克思想的三大标签,“自我控制”是核心
- 杰森·斯坦森|杰森·斯坦森34岁未婚妻晒女儿照片,小腹微隆未着急瘦身,小贝全家送礼物
- 伊丽莎白女王|永远的遗憾,梅根拒绝哈里带莉莉贝特回英国,她要让女王抱憾终生
- 大卫·贝克汉姆|贝克汉姆23岁长子逛农贸市场,看未婚妻满脸痴情,迫不及待想结婚
- 朋友圈|一个女人,敢把这3件“宝贝”给你,说明爱你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