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张曼玉为何只钟情于“发型师”( 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世纪80年代 , 香港的影视业腾飞 , TVB艺人班扩招 , 招收了很多草根明星 。
她们从人群中走来 , 或倾国倾城 , 或颠倒众生 , 或渴望成功 ,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命运 。
而张曼玉 , 就是这万千人中的一个 。
1964年出生的张曼玉 , 自幼在英国长大 , 直到18岁那年才跟随单亲妈妈从英国回到香港 。
年幼的张曼玉对街面上的理发店很感兴趣 , 每次路过都不忘回头多看几眼 。 她那时候的理想也是做一名发型师可以为更多人剪出时尚的发型 。 自己也可以经常打扮化妆 。 这时张曼玉被星探发掘做了模特 。
1983年 , 张曼玉参加了“港姐”比赛 , 荣获“亚军”及“最上镜小姐奖” 。 这也是张曼玉第一次得奖 , 在别人看来这份殊荣的时候 , 她自己却说她其实最喜欢的是唱歌 。
张曼玉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可以嫁入豪门 , 但是此时的这些成就完全不能支撑起她的野心 。 于是张曼玉选择了签约TVB , 正式踏入演艺圈 。
虽然张曼玉走上了演艺圈这条路 , 但是儿时的梦想怎么能说忘就忘 。 自己虽然做不了发型师 , 但是可以找个发型师做男友 。 就这样张曼玉开启了自己的感情之路 。 畅游爱情的海洋 。
01、发型师Eric
1983 年 , 年轻的张曼玉模样青涩稚嫩 , 脸上带着甜美的笑容 , 五官精致灵动美艳 , 满脸胶原蛋白 , 那时的她正值颜值巅峰 。 与自己的发型设计师Eric谈起了恋爱 。
无知无畏的张曼玉与设计师Eric同居 , 因为担心男友吃醋 , 刚出道的张曼玉 , 还很纯情地拒绝了不少有亲密戏的剧本 。
虽然年轻的不懂爱情 , 但是张曼玉懂啊 , 两人同居一年 , 直到1984年 , 张曼玉才知道初恋男友一直跟前女友纠缠不清的小秘密 。 于是张曼玉果断退出了这场“三角恋” 。
初入情场遍体鳞伤的张曼玉将心思全部放在自己的事业上 。
1984年 , 20岁的张曼玉正式出道 , 都说出道即巅峰 , 但是张曼玉并没有达到巅峰 。 在这一年张曼玉与张国荣、梅艳芳共同出演《缘分》 , 还出演了王晶导演的《青蛙王子》 , 虽然张曼玉在剧中是女一号 , 但是并没有迎来自己的巅峰 。
同年出道的刘德华一年接的18部戏 , 正式火起来 , 反观张曼玉一年接了12部戏 , 一直不温不火 , 这一年她一直被香港媒体评为“最佳花瓶” , 说她除了有一张好看的脸 , 一无所有 。
02、韩国人Kim
虽然媒体对张曼玉的评价是花瓶 , 但是此时的张曼玉并没有太多的理会 , 在她的心目中一直都认为自己并不是花瓶 , 虽然事业进步不是很大 , 但是在1985年 , 张曼玉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段恋情 。
不知道张曼玉在小的时候是有多迷恋美发事业 , 在乐易玲的介绍下她认识了第二任男友 , Kim , 职业嘛 , 依然是发型师 。 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是韩国人 。
张曼玉对待这个韩国发型师很是依赖于是经常给这个男友写情书 。
有一次张曼玉把一封情书给了自己的朋友看 , 但是这个朋友是记者 , 为了搏眼球把这封情书刊登在报纸上 , 并且附带了照片 , 这直接导致了张曼玉与发型师的三次分分合合 , 最后还是以分手而告终 。
情到深处人孤独 , 事业低迷 , 感情低谷 , 这或许是张曼玉最灰暗的时刻吧 。 好在转角遇到了“港圈一哥”尔冬升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梦想美妆博主嘉了个玲,因画山海经妆欠17万,古装剧为何不邀请她?
- 打底裤 1年跌97%,被誉为“国货之光”的美妆大牌,为何垮得这么快?
- 护发素 为何每天洗头,头发还是很油?提醒:你或是陷入了这些洗头误区
- 因为为何“阻止”女人纹眉,内行人士“说出”实情,看后大彻大悟
- 发型谭松韵新剧官宣,为何现在看还像中学生?减龄的妙招在这里
- 中分权志龙为何一直留刘海,看到他的中分发型就知道,脸小也成了缺点
- 因为为何不提倡女生“纹眉”,内行人说出“实情”,现在知道还来得及
- 因为为何不建议女生春天经常敷面膜?专业的护肤知识解答,错过很可惜
- 身材男人眼中的美女VS女人眼中的美女,为何差别那么大?
- 女神《封神演义》中的王丽坤为何妲己不妖艳?原因竟是在妆容,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