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讨好型的孩子,也可能会在同学提出无理要求时默默承受,因为在他内心,关系的稳定、安全是第一位的 。
文章图片
孩子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
第一,家长的言行示范 。
在有孩子在场的社交中,家长如果总是去迎合他人的情绪和需要,就会教给孩子: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不重要 。
第二,老师和家长的严苛控制 。
如果在学校和家里,孩子的主张和选择总是被否定,孩子就发展不出自己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 。
如果老师和家长在孩子犯错后过于严厉的批评惩罚,也会打击孩子试错的勇气 。
久而久之,孩子会胆小到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
文章图片
第三,家庭和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故 。
例如家庭内部父母关系不和睦,离异,或者亲人去世,外部环境经历自然灾害,战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孩子内心的安稳感受,使孩子克制自己的需要、收敛自己的言行 。
文章图片
如何避免孩子成为讨好型人格?
第一,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和庄重自强的意识 。
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是国家社会的宝贝,要互相尊重 。
也要学会维护自己基本的人身安全和权利 。
告诉孩子同学之间或者跟他人人之间,接人待物的边界在哪里,一旦碰触到底线,就要反抗 。
赋能孩子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孩子树立自己的理想、目标,并身体力行地付诸实践,培养孩子的自尊感,价值感 。
文章图片
告诉孩子赢得别人的尊重,不是一味的让步讨好,要努力学习和参与社会锻炼,使自己思想和能力上强大起来,才会赢得真正的尊重 。
第二,教会孩子承担责任,也给予孩子犯错的机会 。
教孩子试着对面对的问题作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也承担自己言行带来的责任,增强孩子对外界的掌控感 。
对孩子的教育尽可能宽容,让孩子明白自己还是个宝宝,有权力犯错的 。
孩子真的犯错后跟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把每个因素都考量进来,引导孩子从错误中总结学习,认识到犯错的价值 。
这样孩子内心会越来越坚韧,不害怕犯错 。也不再过于害怕和担心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 。
文章图片
第三,家校联合,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
很多孩子碍于害怕老师,或者害怕家长,往往在家里和在学校两种状态 。
这就要求学校老师和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孩子在家里和学校的表现差异,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调整 。
文章图片
最后
为人父母,我们总想把自己最好的爱给到孩子,也期望孩子能够拥有100%健康的身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父母爱情|《父母爱情》:江家pk丁家,就知道母亲有文化对孩子是多么重要了
- 85岁马玉琴与李玉成“畸形”婚姻的背后,不仅仅是爱情
- 妈宝男 “你不就生了俩孩子嘛,功劳苦劳都算不上”婆婆口出狂言:换了你
- 55岁阿姨的悔悟:和亲家走得太近,是我做过最愚蠢的事
- 85岁马玉琴,53岁李玉成沦为众人笑柄?网友:为人父母都接受不了
- 85岁马玉琴“孙媳妇”现身捞金,遭嘲后视频被删,谁在操纵账号?
- 家教 女教师侵犯15岁男孩,在三个地方多次发生关系,实在是不讲武德
- 女教师 25岁女教师侵犯14岁男孩,以怀孕为由,持续的和小男孩发生关系
- 夫妻|研究1296个家庭后我发现:有“夫妻相”的爸妈,容易养出幸福孩子
- 老师你好:我今年25岁 从未谈过恋爱的我买了一份恋爱秘籍,但是接下来的事情让我无法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