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夜读|挺过最艰难时刻,我们终会迎来阳光

一位投资失败的朋友在我面前叹气:人生艰难的时刻好像越来越多了 , 而那些最艰难的时刻真难熬 。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普遍的事实 , 但我知道 , 每个人都有最艰难的时刻 。 而唯有挺过最艰难的时刻 , 才能迎来阳光 。
作家村上春树是一个著名的跑步爱好者 , 他写过一本名为《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书 。 村上春树参加过北海道100公里超级马拉松 , 这样的惊人经历 , 正是源于一次次的“熬” 。
他在书中讲述:开始跑步之后 , 有那么一段时间 , 跑上20分钟或30分钟左右 , 便气喘吁吁地几乎窒息 , 心脏狂跳不已 , 两腿颤颤巍巍 。 然而坚持跑了一段时间后 , 身体积极地接受了跑步这事儿 , 与之相应 , 跑步的距离一点一点地增长 。
这不只是村上春树的体验:在闯过最难熬的临界点之后 , 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到轻松快乐 。
当我已经49岁“高龄”的时候 , 我还作为报社足球队的一员参加了集团足球联赛 。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两年一届的集团联赛 。 第一场我们便对阵卫冕冠军 , 我首发担任右后卫 。 对手开场就变阵 , 让年轻力壮、技术上佳的中后卫改打前锋 , 专打身后球 , 冲击我队“老迈”的后防线 。
由于我们一直被压着打 , 后卫的压力特别大 , 体能消耗也特别快 。 几分钟后 , 我嗓子眼里就有一种窒息感 , 我第一次有了难熬的感觉 。 这是状态骤然下降和心理紧张造成的 。 但我就一个信念:咬牙挺过十五分钟!
我们的主教练 , 是现役某当打球星启蒙教练的助教 。 他在训练中反复提醒作为业余球员熬过“前十五分钟”的重要性 , 只要这个时间段顶住了 , 球员就会适应比赛节奏 , 后面的比赛就好打了 , 否则很容易被“打花” 。
那场比赛 , 我用尽全力配合中后卫死死黏住对方前锋 , 不仅挺过了最难熬的前十五分钟 , 还打了近半场 。 到我被换下时 , 我只有一两次防守失误 , 但镇守的右路没有一个失球 。 这中间我和队友越拼越勇 , 我还几次成功上抢化解对手攻势 , 受到场边教练的认可 。
很多事 , 我们之所以觉得难熬 , 并不是这个事本身难熬 , 而是我们熬的能力还没有被激发出来 。 这个能力 , 我们越缺乏 , 我们越举步维艰 。 提高这个能力 , 别无他途 , 唯有熬过那时熬此时 。
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说过 , 人生就一个字:熬 。 这个字 , 最初听时不觉得有多么高深 , 但越琢磨越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之感 。
几年前 , 我的两位亲人 , 其父母和孩子 , 在国外的一场惨烈车祸中失去了生命 , 这是让常人惊骇的灭顶之灾 。 在陪同处理事务期间 , 我亲眼看见他们哭到山崩地裂、几度昏厥 。 而我能劝慰他们的只有“熬过去” 。
几年后 , 他们逐步走出了阴影 , 重新回到了一度以为再也无法回归的工作岗位 , 更重新对生活场景进行了布置 。 他们并没有取得什么耀眼的俗世成就 , 但好好活着、对未来设想了无限可能并为之努力 , 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
绝处逢生 , 绝不只是一次性的动作冒险 , 更是以人性和情感脉络 , 久久地延续着一份作为生者的希望 。
作为一个文人 , 我经常想起三毛和苏东坡 。 在行旅匆匆如歌的三毛离开人间多年后 , 我们才会惊觉 , 当年在撒哈拉沙漠时 , 物质匮乏、精神也受着某种煎熬的她 , 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还不是你看不见的“扛”和“忍” 。
而在世人眼里 , 苏东坡是潇洒的 , 是快乐的 。 他所诠释的人文境界 , 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 可是细细体悟那些诗文 , 你一定会知道 , 他的内心也有过灰暗 。 他能让爱他的人一直感受到一颗赤子之心 , 让恨他的人也无法否认他的光芒 , 秘诀就在于 , 他洞察到 , 灰暗的尽头就是喜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