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 今天,千万人涌进直播间,只为看她( 二 )


文章图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说起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肯定绕不开一个人 。
1935年,正值年少的他立下了响彻天地的壮志豪言:
“面对浩瀚的宇宙,难道人就无能为力吗?”
“不,我们要探索宇宙,征服宇宙 。”
航天员 今天,千万人涌进直播间,只为看她
文章图片
航天员 今天,千万人涌进直播间,只为看她
文章图片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在未来的七十多年里,他的理想改变了整个中国航天的历史 。
这位意气风发的少年学子就是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
1955年,钱学森经历了被美国拘留关押、外交谈判种种艰难后,终于回到了祖国 。
第二年,钱学森起草的《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拉开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序幕 。
随即,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钱学森担任院长 。
中国轰轰烈烈的航天事业就从这里开始了 。
1958年,在美苏先后成功发射人造卫星后,毛泽东大手一挥: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
航天员 今天,千万人涌进直播间,只为看她
文章图片
航天员 今天,千万人涌进直播间,只为看她
文章图片
受到毛主席的鼓舞,大家干劲十足 。
“人造卫星”工程被命名为“581”,意为1958年第一号任务,钱学森担任组长 。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任务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有太多的难关了 。
首先是人才极度缺乏,团队中很多人都只是大学毕业生,而且专业几乎都不对口,甚至连“人造卫星”都没见过 。
不只是他们,就连“581”核心骨干赵九章、钱骥对人造卫星的唯一印象,也只是刊登在美国杂志上的一张照片 。
理论不懂还可以学,最难的还是薄弱的工业基础 。
毛主席曾经感慨过中国的工业现状: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
航天员 今天,千万人涌进直播间,只为看她
文章图片
航天员 今天,千万人涌进直播间,只为看她
文章图片
更糟糕的是,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撤走了所有技术专家,再加上美国的技术封锁,中国一直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
也是那个时候,我们就明白了——
中国的航天事业只能自力更生 。
刚刚建国不久的中国就像一个不被上天怜爱的小孩,一波三折 。
没过多久,"三年困难时期"又是当头一棒,全国各地都在闹饥荒,就连科学家们都出现了营养不良的情况,无奈之下,“581”任务只能先处于研究学习阶段 。
航天员 今天,千万人涌进直播间,只为看她
文章图片
航天员 今天,千万人涌进直播间,只为看她
文章图片
直到1965年才开始正式实施,这个工程被重新命名为“651”,意为1965年第一项任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