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纯 选择另一半,比三观一致更重要的,是这两点(不是钱和颜值)( 二 )


【马思纯 选择另一半,比三观一致更重要的,是这两点(不是钱和颜值)】有差异怎么办?
那互相吸引产生的好感,会包容两个人差异性的部分 。
因为爱一个人,可能会妥协,甚至被同化一部分 。
所以哪怕三观不合,哪怕成长经历不同,有吸引就会有故事 。
而三观不合,这句话并不是真的三观不合,而是表明:我不喜欢你,所以不合适 。
马思纯 选择另一半,比三观一致更重要的,是这两点(不是钱和颜值)
文章图片
02
三观契合的吸引力
当然了,爱情的产生是多样化的,人会疯狂迷恋和自己互补的人,也会迷恋和自己精神契合的人 。
每个人可能都渴望过能遇到一个和自己三观契合,心意相通,不开口就能知道自己需求的伴侣 。
希望对方可以满足自己所有的期待,就像肚子里的蛔虫,能够知晓一切 。
由此衍生了一个词,叫做:灵魂伴侣,soulmate 。
人们通常会给自己喜欢的人取一个很浪漫的统称 。
通过聊天,发现有说不完的话题,发现对于事物的看法都很相似,认同一样的观点,兴趣爱好也很相近 。
这样的同步性,也会给我们感觉美好,认为自己找到了另一半,获得了圆满和完整 。
在网络社交刚兴起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曾热衷于和陌生人聊天,也聊出过火花 。
那时候遇到一个人,不用见面就能定终生 。
就是因为我们精神的部分投射出来,被人回应着,共鸣着,这样的情况的我们可以称之为:三观一致 。
然而走到现实中,曾经无话不谈,三观一致的两个人,也会慢慢发现彼此的不一致,从而在生活中产生磕磕碰碰 。
从现实案例来看,三观一致也不是绝对的 。
所有的网恋奔现的开始都是因为聊得来,三观一致,因此打算从虚拟走到现实 。
这些奔现的情侣之中,有些成功,有些失败,有些是在一起生活了之后,发现不合适 。
所以,真实生活和理想化的聊天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
真正的三观一致,还是要融入到生活中去 。
精神上的爱好和兴趣契合固然需要,但在现实中能够做到一致更加重要 。
比如消费观,买名牌还是实用?
点外卖还是自己炒菜?
家务每天打扫还是隔天打扫?
这些反而更需要探讨,和灵魂伴侣探讨这些可能是俗了点,但是很有必要 。
我从前认识过一个非常聊得来的异性,无话不说,志趣相投 。
都喜欢哲学,看过的书都很接近,因此每天花不少时间聊天,彼此颇有好感 。
后来语音聊了一场,彼此的生活方式,没想到也很一致:上班,懒得动,很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 。
但我们发现如果两个人在一起,可能会饿死 。
我说:“没事,现在有美团 。”
他说:“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吃什么?”
其实从这里我就知道,世界某个角落与我很相似的那个人,并不适合生活在一起 。
有点精神上的连接就可以了,不要妄想从虚拟走进现实 。
马思纯 选择另一半,比三观一致更重要的,是这两点(不是钱和颜值)
文章图片
03
尊重与包容才能承载更多的不同
我们在寻找对象时,心里一般是有一把尺子在衡量的 。
所以能够在一起,必然是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 。
我们因为共鸣而互相喜欢,也可能是因为他身上有着自己喜欢的闪光点 。
在互相吸引之下,也许还存在不能交融的部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