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时期的教育着手 , 培养他们生活独立 , 然后经济独立 , 在此基础上做到精神独立——只有把人的这些能力培养出来 , 才是迎接有质量晚年生活的大前提 。 在锻炼孩子们独立人格的过程中 , 学校也会邀请老人到学校一起享用餐食 , 让老人们给孩子们讲述他们经历的故事 , 加深彼此的沟通 。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全社会共通的老人观和人生观 。 具备了这样的社会条件 , 老人们才能独立生活 。 ”
那些把老人视为“工业废弃物” , 甚至是大麻烦的社会 , 应该无法培育出这样的土壤吧 。 这种社会里的妻子们一手接过照顾痴呆老人的重任 , 就注定只能生活在看不到希望的日子里……
本文图片
斋藤茂男“日本世相”系列(《妻子们的思秋期》《饱食穷民》《燃烧未尽的晚景》《为了生命闪耀之日》)书封 。
为了让晚年生活更美更多彩
“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 , 将来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很可能超过九十岁 。 到那时 , 我们就会进入三个三十年的人生时代 。 ”X先生说 。
意思是说 , 三十岁之前是自我培养时期 , 三十岁到六十岁是活跃时期 , 往后的三十年是收获人生果实、做人生总结的时期 。
“如果在这个总结时期里 , 大家变成‘大型垃圾’ , 陷入半身不遂、老年痴呆的状态 , 甚至自杀 , 这不仅是个人悲剧 , 也会变成全社会的经济负担 , 是负面影响很大的事情 。 ”
以此为前提 , 我们知道个人努力固然重要 , 更关键的是 , 我们有必要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 让老年人在最后三十年也能活力焕发 , 活出人生价值 。
X先生说:“等平均寿命到了九十岁的时代 , 很可能是七十岁的孩子要照顾九十岁的父母 , 一旦这两个人都陷入需要照顾的状态 , 只能是五十岁的孙辈承担这个重任 。 如果是这样 , 那每家每户的生活该是多么艰难……简直不可想象 。 ”
本文图片
电影《猫和爷爷》剧照 。
如果要创造一个让老人在最后三十年也能活出价值的社会环境 , 我们又可以怎么做呢?
“迎接更有质量的晚年生活 , 其实有一些通用的社会条件 。 ”X先生提到了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 他曾在过去全日本老人自杀率最高的农村地区调查过相关背景 。
调查显示 , 同样状况下 , “不自杀的人”拥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第一 , 持续担任某个职位;第二 , 会交朋友 , 也有朋友;第三 , 有自己的信仰 , 或者有自己坚定的人生观和人生目标 。
以这个调查为线索 , 我们可以推断出 , 对老人来说 , 担任职务和与朋友交流是度过有活力的晚年生活的重要前提 。 同时 , 这也是预防老年痴呆患者在老年群体中不断增多的有效方法 。 排在第三的拥有人生目标 , 或许是因人而异的课题 , 但X先生仍旧认为 , 这个条件对于创造更好的社会来说极其必要 。 对此 , 我们可以提出哪些具体的对策呢?
“首先应该把退休年龄延长到七十岁 。 看看身边的人就能发现 , 很多六十岁的人依然精神矍铄 , 活力满满 。 虽说随着年龄增长 , 有人会有记忆力衰退的困扰 , 但他们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 , 从更大的格局作综合判断的能力也更强 。 记忆力这种事情交给电脑处理就好了 , 老年人应该担任更多有社会价值的职位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心居》:青梅竹马的顾清俞和施源终究难以白头到老了
- 石头 3个古老遗迹,最早的或距今6000万年,现成为奇特旅行景点
- 公路 号称"天下第一弯"公路,十秒打一次方向盘,老司机都不敢上手!
- 人老了,出门在外要自觉,不要逢人就聊这三个话题
- 曼巴 除草工人与毒蛇擦身而过,回头发现后,要老板加工资!
- 母老虎 一母老虎失去孩子后抑郁绝食,兽医用5只猪崽充数竟得奇效!
- 卡尔 世界最长寿老人年龄造假,只活到59岁,余下人生被女儿顶替
- 广场 为何中老年妇女都喜欢跳广场舞?除了强身健体,还有这些作用
- 为何五六十岁的人不显老?两个女人说出心里话
- 那些老照片还记录着从前 那些老照片还记录着从前,可是时光早已不是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