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各种上海的魔幻新闻后,相关言论迅速被传播,原本是抗疫的问题直接上升到了我国的制度问题 。
说实话,那两天我自己也懵了 。
我明明记得在动态清零的政策下,很多地方的生活基本是影响不大,甚至经济数据也显示,比2020年第一季度那会增长了很多 。
怎么到了上海这里,「动态清零」好像就成为「十恶不赦」了?
这种疑惑,随着网上信息越来越多,躺平论越来大声,甚至开始冲击了我一开始的坚持 。
但好在,国家出手了 。
那些人想象中的崩溃,没有出现在上海,也不会出现在上海,我们的制度优势证明了,我们有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 。
上海能救,也有救 。
放开,不该是被疫情击垮后宣布失败而被迫接受 。
国家不会接受这种失败后的投降,中国人也不是这种「软骨头」 。
真正的「放开」,应该是我们做好了全面准备,用科学的办法来对抗这个病毒 。
老徐我看到不少人一言不合就是不死人干嘛这样「小题大做」,甚至连「次生灾害」的词语都用上了 。
但我真心想问,年轻人不会死,老人和小孩怎么办?有基础病的人怎么办?
他们就活该吗?
此外,我说了无数次,一旦没有做好准备全面放开,农村地区怎么办?
那些喊着先放开再说的人,有去过农村吗?知道一个卫生院的人手才多少,却要辐射多大范围吗?
我相信这些人大部分都没想过,他们想的都是自己身强力壮,自己所在的地方医疗资源充足 。
这种想法,过于自私了 。
至于说经济问题 。
这个我真的恼火,每次我发表文章有些人会追着我骂,说我考虑过那些打零工的底层吗?
按照他们的说法,现在疫情防控导致打零工的基层工作人员没了收入,疫情没带走他们已经先被饿死了 。
听起来,有道理 。
但老徐想问这些言论不是在欺骗基层工作人员吗?
什么叫放开?不会还有人以为放开是彻底回到没有疫情的状态吧?
所谓放开是指中招了你就去家里自我隔离,加上新冠会反复中招的特性,很有可能一个月有半个月都在家里自我隔离 。
这种情况下,他们才难以求生吧?
可能有人会说,他们可以不隔离呀,反正也不会死人,发烧、没味觉这些对于基层来讲小事情,大家肯定赚钱重要 。
说得没错,只要不强制肯定会有不少这样的人 。
但问题来了,你是雇主、顾客,你愿意让携带传染病毒的人给你服务吗?你会给这样的人一份工作吗?
这个答案,用脑子想想都知道 。
据国外网友介绍,自己所在的公司从来没有满员过,因为中招了就得回家自我隔离 。
可是,他们有底薪 。
要是换到打零工的基层,你让他们每年这样折腾,还美其名曰为他们好 。
我怀疑这些人,其心可诛 。
说实话,这阵子我真的好憋屈 。
我在广州,我明明感受到的是动态清零的政策的确让病毒对我的生活影响很小,尤其是对比上海这些,更是觉得是两个世界 。
但是,我不敢出声,仿佛出声了就是「何不食肉糜」 。
这种憋屈在看到因为我们的制度优势全国一盘棋去决战上海的时候,终于可以大声对外喊:“去TM的共存 。”
目前的情况,谁爱存自己存去,反正我是觉得动态清零挺好的 。
我相信,隔壁深圳的朋友更有感触 。
我也开始反思自己居然也会因为过多的信息怀疑,而我都如此,那其他一开始就动摇的人,这会是不是更加不敢相信初衷 。
这也让我意识到,这不止是一场疫情的战争,更是思想阵地的战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心居》:海清童瑶的姑嫂戏,上海屋檐下的“人世间”
- 90后 有时不免心疼下一代年轻人
- 上海公卫中心|感染者说|在上海公卫中心,护士测核酸到半夜还帮我拿姨妈巾
- |上海浦西封控第三天。这是上海人的朋友圈
- 打工人 这届上海外地打工人,简直太难了!
- 冯晓琴 《心居》:同样被猥亵,史老板一句话,注定冯晓琴比冯茜茜懂上海
- 上海 都这时候了,就放过上海吧!
- 顾清俞|心居童瑶闪电结婚时,半个上海的男人失恋,然而她又闪电离婚了
- 张文宏 张文宏快成为上海疫情的替罪羊了
- 张文宏 上海疫情爆发后,张文宏的微博沦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