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演“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把海清和童瑶放在一起看,差别出来了( 三 )


老公顾磊死后 , 冯晓琴做了两件堪称“惨烈”的事 。
第一件 , 是指责大姑姐顾清俞 , 在娘胎里就“夺走了”顾磊的好运 , 还夺走了他的阳寿 。
|同样演“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把海清和童瑶放在一起看,差别出来了
本文图片

为了推脱自己的责任 , 减轻自己老公因与自己争执而意外死去的负罪感 , 她不惜搬出这套迷信的“玄学”指责顾清俞 , 多少有点无所不用其极的意思 。
这话给顾清俞也造成了不少压力 。
第二件事 , 就是把顾家多年的老邻居告上了法院 。
冯晓琴这么做目的也很清楚 , 顾家一家人都指责是她害死了顾磊 , 她需要官方 , 需要权威为自己正名:顾磊死亡的主要责任并不在她 。
|同样演“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把海清和童瑶放在一起看,差别出来了
本文图片

最后 , 法院判处冯晓琴胜诉 , 邻居赔偿一块钱并道歉 。 但好心的邻居拿来了一叠钱 , 一向嗜钱如命的冯晓琴竟然没收 。
|同样演“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把海清和童瑶放在一起看,差别出来了
本文图片

因为她很清楚 , 一旦闹得太僵 , 自己就要被赶出去 。
|同样演“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把海清和童瑶放在一起看,差别出来了
本文图片

网络热词说得好 , “一顿饱和顿顿饱” , 冯晓琴还是拎得清的 。
整部剧里 , 冯晓琴几乎就活在对别人的“利用”中 , 她能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来为自己服务 。
最初找一个要长相没长相 , 要才华没才华的顾磊(原著中还是个跛子) , 就是为了他的上海户口 。
|同样演“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把海清和童瑶放在一起看,差别出来了
本文图片

逼儿子好好学习 , 逼老公考会计证 , 也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幸福生活 。
至于买房子 , 更是为了实现她“把全家接过来 , 让全家都成为上海人”的现实理想 。
为什么她只逼别人 , 不逼自己?因为她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是什么样 , 也知道凭自己要在上海立足 , 是有多难 。
|同样演“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把海清和童瑶放在一起看,差别出来了
本文图片

当然 , 在实施手段的过程中 , 她是不会在意别人看法的 , 最终目的达成即可 。
其实当冯晓琴决定将私生子冯大年变成自己“弟弟”而骗婚顾磊那一刻起 , 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身份就已经确定了 。
只不过 , 在“精致”和“利己”两个特质上 , 冯晓琴更偏向于后者 。 这和她学历不高 , 以及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关 。
二、童瑶饰演的顾清俞
顾清俞符合所有“精致利己者”的个人特质 。
她高智商 , 名牌大学毕业 , 有颜值有身材 , 事业成功 , 有钱有闲 , 还不缺乏追求者 。
但往往是这样的人 , 在利用手段达成自己目的时 , “隐匿性”特别强 。
|同样演“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把海清和童瑶放在一起看,差别出来了
本文图片

因为很多人只能看到这类人“女强人”、“精英分子”、“上层人士”的标签和表面 , 却看不到背后的用心 。
顾清俞精致的利己 , 也体现在三个方面 。
第一 , “被迫害妄想症”式的精明 , 善于把别人预设在自己的对立面 。
顾清俞的这个特点 , 清楚明白地表现在她和弟媳冯晓琴的关系中 。
|同样演“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把海清和童瑶放在一起看,差别出来了
本文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