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 华为回应未成年充值事件,没有证据证实是未成年人,因此无法退款( 二 )


但客服也强调,这些证据到底是否能被认定并采纳需要最终游戏平台相关的工作人员作出鉴定 。
未成年人 华为回应未成年充值事件,没有证据证实是未成年人,因此无法退款
文章图片
林女士16岁的女儿因为打游戏,三个月时间充值9万5千元,林女士的女儿在一所寄宿制职业技术学校读书,为了方便日常联系和通过微信支付生活费 。
林女士只记得存款今年到期,7月份她准备取钱买保险时,发现银行卡里竟然一分钱都没有了 。
林女士说:“这笔钱很重要,这是我所有的积蓄 。”
林女士的女儿小瑞说:“跟她(妈妈)吵架了赌气,没跟她说,我们职业学校休息时间挺多的,打游戏老师没怎么管,除了平时上几节课就没事了 。”
就这样,短短三个月的时间 ,小瑞打游戏共充值300多笔,把卡上的8万多本金及利息,总计9万5千多元都花光了 。
小瑞说:“最多有1000多(元) 最低6元钱,就上瘾了,没控制住 。”
林女士说:“那个手机实名制是她叔叔用我的身份证注册的账号,然后只要实名注册,就可以登录所有游戏 。”
未成年人 华为回应未成年充值事件,没有证据证实是未成年人,因此无法退款
文章图片
蔡女士去银行取钱,银行工作人员说卡上只有400元钱,明明卡里有将近10万元,怎么就剩下400元了?
蔡女士第一时间想到是不是银行卡被盗刷了 。
第一时间给派出所报了案,经民警介入以后,银行查询,打出了消费流水,查询扣费记录是游戏支付,结果发现今年的2月份开始到10月,全是给游戏充值的记录,光银行流水就打印了20页 。
是谁玩了这些游戏?
蔡女士首先想到自己8岁的孩子 。
一番询问后,蔡女士的孩子承认确实玩了游戏,孩子说,每次玩游戏碰到需要付钱的地方,只需要输入iPad的ID密码就可以购买游戏装备了 。
事实上,蔡女士不是第一个遇到此类情况的家长 。采访人员在在投诉平台搜索未成年人玩游戏产生交易后,要求退款的投诉案例不胜枚举 。
“我也有责任,平时没有管理好银行卡和电子设备,银行卡消费也没有设置消费短信提醒,我是上班族,这存款都是平时靠上班挣来的血汗钱,真是吃一堑长一智 。”蔡女士无奈地说 。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扰,请告知删除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